评论:和谐社会呼唤更多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10:00 光明网
舒心萍(北京市民)

  从正月初一至初七,在北京市的重要大型活动场所、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余名志愿者向公众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2月18日《新京报》)。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和社会提供“非职业化”的无偿援助行为,志愿服务开展的程度如何,也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重大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是目前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尤其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一方面志愿服务需要爱心、善心做基础,能够实地检验社会的人文素质,能够通过志愿服务增强社会的人文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够减少公共成本,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

  北京即将召开奥运会,届时将征集大量志愿服务者,从中也能够体现出我国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笔者以为,作为一个发展的社会,作为一个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的社会,除了重大活动需要志愿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更多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我们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比如公共场所秩序的维护、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照顾、大型活动的现场服务等。我们的社会需要公共服务的层面太广,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完全依赖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显然难以完全达到,特别是人力成本太高,将使公共服务的水平降低。而实行志愿服务无疑则会令公共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志愿服务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笔者期望我们通过举办奥运会,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志愿服务的氛围,并将志愿服务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会志愿服务,树立志愿服务意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推动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