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建豪华楼的钱从哪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9:30 中国新闻网

  河南省濮阳县作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几年来,这个县的县委、政府及一些县直机关竞相建起豪华办公楼,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也纷纷搬进高档住宅。(见昨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此类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比如郑州的惠济区、山西省浑源县、苏北的一些贫困县机关等等。对此,媒体加大了批评曝光的力度,有官员也被查处,但此风似乎并未被遏制。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先粗究一下政府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来源。按道理,行政管理费用和基建开支应当在包括各项税收和收费在内的财政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中解决。这些地方的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利用财政资金修建各种必要的办公设施应当在预算内得到体现,也就是说,要让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来审议,看看这个项目合理不合理,人民同意不同意。可是,贫困地区的财政并不宽裕,修建高级楼堂馆所的经费很少一部分来自本级财政收入。那么,这些钱又从哪里来的呢?目前一般有三条路子:上级机关要一点,本级政府筹一点,企业银行借一点。问题就出在这三点上。

  先说上级机关要一点这条路子。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这就为某些好大喜功人士提供了可乘之机。“条”的一块一般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正常开支和预算不足的调剂和补充,用于保证行政管理开支和各级工资,以维持政府、教育等公共部分的正常运转。而“块”的一方面,各级政府的预算项目按工农商建、科教文卫等各个项目划分以后,资金就被划拨到相应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就成了财神爷。在分配这些资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难免会出现一些人情、地情与事情,甚至成了部门内部的利益集团。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就是“跑部钱进”现象背后的玄机。而这些贫困地区修建楼堂馆所的资金,恰恰就有一部分来自这里,各地兴起的各种豪华“综合楼”就是最好的见证。什么是“综合楼”?如果按照宾馆酒楼的路子是没有办法立项的,建了甚至还要受处分。于是乎将办公、培训、教育、食堂等打包在一起,美其名曰“综合楼”。其实,换汤不换药,借的是科研教育培训的名,行的是楼堂馆所的实。

  其次,是本级政府筹一点。而贫困地区的财政大多没有实力兴建豪华大楼,于是,只能依靠自己筹一点,可是靠什么来筹集?除了依靠手中的权力,没有其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种行政性乱收费、各种摊派、各种赞助便纷纷出台,政府大楼越盖越豪华,依靠政府的高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无疑是饮鸩止渴。

  最后一条路子就是借。有的地区从银行贷款、从企业借钱、由干部群众集资。结果就是给继任者留下了债务窟窿,弄得辖区的企业和干部群众叫苦连天。曾经听到某地方官员一句名言“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等违法违纪的野蛮口号。

  无疑,这些贫困地区的官员并没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没有把国家三令五申的规定放在心上。对此,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现象,也不能仅仅处理几个官员了事。从建豪华大楼的款项的来源上找原因,扎紧制度的篱笆,才是根本之策。

  (作者:李华罡,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博士)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