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琴书泰斗关学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04:52 光明网-光明日报

  

怀念琴书泰斗关学曾

  关学曾在演出

  关学曾是广大观众十分喜爱的曲艺名家,他演唱的北京琴书“悠扬动听,京味十足”,雅俗共赏,老幼咸宜。他为人朴实、谦和,好学不倦,敬业乐群,为我国的曲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关学曾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满族家庭,幼年卖过冰核儿、山里红、臭豆腐,大年三十挨家挨户地送过“财神爷”。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勤奋要强的精神和毅力。他13岁拜师学艺,随常德山学单琴大鼓。赶过庙会,闯过码头。由于练功刻苦,学艺认真,数年之后,便自立于曲苑之林。无论是在天桥撂地,还是在茶馆、在电台演出,都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笔者当时就是关学曾的一名少年听众。记得每天下学之后,都准时坐在话匣子(收音机)旁收听《回龙传》,这是一部长篇琴书,又名《王华买父》。因为演唱时用“江湖道儿”,由演唱者即兴发挥,有时需要现编、“现挂”,又无文字记录,所以如今已成绝响。这部书讲述的是宋朝一位皇子流落在民间,八贤王赵德芳得知其下落后,微服暗访,自卖为父,入住王华家中,并设法使其回宫,经过一番坎坷的经历,终于使王华继承皇位的故事。

  《回龙传》出自民间传说,并非信史。但经关学曾演绎,使故事情节更加离奇、生动。主人公王华、八贤王等人的性格、音容笑貌,被描绘得鲜明,真实,可信。通过他似说似唱的演唱方式,配上悠扬的扬琴伴奏,清新透彻,娓娓动听,使观众欲罢不能,为之倾倒。

  早年关学曾除了演唱长篇琴书外,其单段的曲目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刘二姐拴娃娃》就很有情趣。讲的是刘二姐婚后盼子心切,听信老人指点去庙中拴娃娃,即用红丝线套上一个中意的泥娃娃,抱回家来,用以“招”来弟弟、妹妹。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过去在京津一带是颇为流行的习俗。这段曲目的故事比较简单,然而通过二姐的所见所闻,对庙会盛况的描摹却十分精彩:其间人头攒动,拥挤不堪,道旁的摊贩高声叫卖,除了生活日用品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这边吆唤一声酱牛肉!那边吆唤一声馅饼多刷油……”老北京庙会的热闹景象一览无余,简直就是一幅老北京节日期间的民俗画。进庙之后,二姐在观看、挑选娃娃时,关学曾运用“砸挂”的方式,唱出了“娃娃”的各种形态:“有一个娃娃拉四胡把乐曲奏,有一个娃娃打扬琴不敢抬头……”这时,琴师吴长宝看了他一眼,引起了观众会心的微笑。关学曾的表演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他的段子,贴近百姓生活,而且对故事中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关学曾的演艺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艺人地位的提高,使他深受鼓舞,积极参加各种慰问活动,他随慰问团去过朝鲜战场、老山前线,以及进藏慰问筑路战士。耳闻目睹的英雄事迹,使他激动不已,他除了演唱之外,还致力于创作,将那些感人的英雄事迹编成唱词,每到一处便登台演唱,取得了强烈的效果。这使他感到只有“演新唱新”才能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观众。五十年来他改编、创作的琴书曲目达二百段之多,其中《模范党员姜世福》、《火车司机张恩忠》、《青年英雄秦文学》等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和前方战士的欢迎。

  除了现实题材的创作外,他还整理、改编了一批优秀的传统曲目,如《鞭打芦花》、《杨八姐游春》等,都经过反复思考,进行推陈出新。

  改革开放后,年逾花甲的关学曾焕发了青春,又重新登台为观众演唱。由于年龄的关系,他演唱一些幽默的小段,自称为“五分钟艺术”,如《长寿村》、《礼尚往来》、《怕婆村》等。别看节目短小,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段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包袱”,同样受到观众欢迎。

  关学曾的晚年犹如晴空晚霞,更加光辉灿烂。除了担任一些社会职务以外,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2006年4月天桥曲艺茶社成立,年逾八旬的关学曾坐着轮椅出席了会议,并即兴唱了四句“北京琴书”,感谢聘任他为茶社的名誉顾问。场内掌声响起,赞扬关老即兴编词演唱之功力。

  2006年6月10日为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应宣南文化博物馆之邀,关老来到会场。他在博物馆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室内陈列的实物和图片。尤其在《梨园盛景》和《城南乐图》展室中看得特别仔细,并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观后感。次日,又特地送来一幅用毛笔写的七言诗:

  中华文化几千年,民族遗产代代传,

  华夏儿女共携手,走向世界永流传。表达了老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美好的憧憬,这幅作品被宣南文化馆珍藏。不料仅仅过了3个月,关老溘然长逝,这件热情洋溢的七言诗书法竟成了绝笔。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