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汉语教师成新"黄埔一期" 把汉语推向全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15: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日电 题:新“黄埔一期” 把汉语推向全世界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王宏丽背着中国的古琴穿梭在美国中小学的课堂上,这个纤弱文静的小女子用这把古琴打开了许多美国孩子学习汉语的兴趣之门。

  “在美国教中文的前提是要吸引孩子们,因为他们随时可以走开。我就在用抚琴的才艺吸引他们的同时,教授中国的文化。”年轻的王宏丽把一柄古琴从中国背到美国,并每节课都背着。这倒不是因为她的琴艺多么精湛,而是因为有了这门才艺,在获得美方教学督导认可的同时,孩子们增强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她所从事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也能事半功倍。

  王宏丽是首批七名赴美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中的一个,她的工作也是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的一步。而这个战略已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外国朋友的欢迎。

  有关统计显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全世界有三到四千万人有学习中文的需求,而二00六年到中国学习中文的外国人,虽然历史性地突破了十万,但与三四千万的需求来比少之又少,汉语必须加快走向世界。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合格师资的短缺是亟待突破的瓶颈。为满足各国朋友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加大了培养高素质汉语国际推广师资人才的步伐,二00六年全国十二所高校招收了三百名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生,其中由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负责用新模式培养的占了六分之一。

  这些来自全国各个大学中文、英文、教育等不同专业的四十七名研究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班级,他们被安排在京郊通州的潞河中学进行半封闭式培训。因肩负着汉语国际推广的重大使命,这个班曾被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称为新的“黄埔一期”。

  “黄埔一期”是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简称,因该班后来将星云集而闻名于世。而在潞河中学,一个新的“黄埔一期”正在形成。

  “从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变为加快汉语‘走出去’;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转变推广机制向教育系统内外、政府民间、国内国外共同推进转变;推广模式变为政府推动的市场运作;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转变。”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执行副主任朱小健教授介绍了六项培养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重大转变。

  “汉语国际推广是向全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文化,这就需要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为达这一目的,“黄埔一期”里的学生们经历着与众不同的培养模式。

  “与其他的研究生不同,这里学生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方式很特别。”朱教授介绍,学生们学习的每一个片段可能都在感受中国文化。“为他们讲授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是著名历史学者彭林教授,讲中国古代婚丧嫁娶礼仪的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教授。而每周一次的文化考察,学生们穿行在故宫、天坛、北京的胡同之中,随处都是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书法、国画、民族歌舞乐器、剪纸,甚至做中餐,也都第一次被安排进硕士研究生课程,成为学生们掌握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未来任何一种才艺展示给外国的孩子们,都可能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

  在“黄埔一期”采访时始终能感受到年轻生命的活力,学生们在自己编辑的班刊上写下的一段文字也让人久久难忘:

  吾侪幸甚,欣逢良机。立推广汉语之浪尖,处传播文明之潮头。得天地之助,享人气之和。机不可失,失不复得……(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