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条小Q首次寄养上海人家国内首次导盲犬培训项目昨正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12:10 上海青年报
《导盲犬小Q》这部电影曾让无数的人动容,让这只名叫可鲁的导盲犬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导盲犬还是绝无仅有的珍品。昨天,6条3个月大的祖籍英国的导盲犬来到市残联康复中心,与寄养家庭“认亲”,在经过6-8个月的适应后,它们将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并有望成为盲人出行的眼睛。如果培训成功,这批小Q将成为国内导盲犬的“鼻祖”。本报记者范彦萍 ■领养现场 六条幼犬小Q在上海有了家 昨天,在市残联康复中心的大厅内,4条公犬和2条母犬在那里奔、窜,调皮不已。一位工作人员被黑小Q牵着往前冲,小Q们还互相舔舐玩耍,惹人怜爱。“它们还是孩子,还不能为盲人服务,需要经受严格的‘家教’。”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此次导盲犬训练培育项目试用的6条导盲犬幼犬是由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引进国外纯种拉布拉多犬进行培育繁殖的,是从几百头拉布拉多犬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年龄是3个多月。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的副所长王争鸣介绍说,这几条狗的籍贯是英国,但小犬是在南京出生的,待学成后,它们将“移民”上海,进行为期八至十年的导盲工作,导盲犬一般在十至十二岁左右退休。退休后,有些导盲犬将回归到当年寄养它的家庭颐养天年。 启动仪式上,6个寄养家庭的志愿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导盲犬。他们有的抱起小狗,有的牵着,显得兴奋不已。有趣的是,刚才还在大厅外淘气的小Q,见到了大场面后,立即识趣地安静下来。“可能是吓坏了吧,刚才我抱着它的时候,它在发抖。”王女士抚着黑色小Q的头,爱怜不已。 寄养者为小Q送别心爱宠物 记者了解到,导盲犬在接受正式培训前,需要在寄养家庭接受为期6-8个月的训练,目的在于学习基本的生活及起居。而此次对于寄养家庭的要求非常严格,上海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站长莫安健告诉记者,他们为此专门对申请家庭做了家访,除了要求寄养家庭住房面积宽敞、喜爱小狗、有爱心外,寄养家庭还需不间断地有人陪小狗。 在长宁区残联工作的徐成恺称,自己看过日本纪录片《导盲犬小Q》后,感动不已,得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报了名。虽然只是替亲戚代养过小狗,但他也是爱狗一族。“小狗独自在家里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天,否则就会患上抑郁症。有关部门还叮嘱我们,家里不能有其他的宠物,因为导盲犬将来生活的环境将是没有同伴的,所以它们要适应纯粹的与人相处的生活。”小徐表示,它会让小Q尽快适应如何与人相处,并且还会每天写寄养日记。 在首批寄养家庭中,不少志愿者为培养导盲犬宁愿割爱自己的宠物。志愿者汤晓俊将家中的狗忍痛送给朋友。他表示,“我会尽量配合培训机构,将这件事当做社会公益活动来做。”而另一位志愿者王玲玲女士则将宠物狗暂时寄养到亲戚家去。 ■导盲训练 与国际接轨,用英文发号施令 据了解,导盲犬的训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幼犬寄养阶段,幼犬出生两个月被送到寄养者家庭中,进行为期6~8个月的训练,学习基本的生活及起居。二是工作训练阶段。一岁左右导盲犬被送入训练机构,接受约一年的正规训练。学会如何听指令、如何躲避障碍物等。三是共同训练阶段。让导盲犬与盲人进行一至两个月的磨合训练。直至导盲犬与盲人相互适应。完成全部训练约需两年的时间。导盲犬约在两岁起正式工作。 王争鸣告诉记者,训练后的导盲犬只要给它一个指令,就可以按令办事。这些指令中有些是英文,如走就是“Go”,表扬就是“Good”,安静就是“Peaceful”,之所以要用洋文,并非因为狗是“外籍人士”,而是因为要与国际接轨,方便日后进行技术上的沟通。 “狗在适应家庭环境期间,要学会基本的察言观色,如学会观察主人,不能自顾自玩。在正式上岗后,看到坡道、台阶,要提醒主人什么是障碍,引导盲人行走。”王争鸣介绍说,这6条小狗并非都能如愿上岗,在寄养期过后,狗与人的亲和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敏感度、体征、发育状态、看到陌生人是否会紧张等等都会成为考量标准,来判断它是否适合做导盲犬。训练导盲犬的要求非常高,要培养其灵性,成为一只会“思考”的导盲犬。而且导盲犬的灵敏度要够高,能迅速观察到周围的变化,一旦发现有车辆驶来,就要马上提醒主人。 作为导盲犬,它的责任心要很强,不受诱惑,即使在马路上看到有其他小狗也不会前往追逐,要排除一切干扰。 导盲犬培训淘汰率高达60% 昨天,日本导盲犬协会理事长井上幸彦先生也来到现场。 据井上幸彦介绍,他们协会已经成立40年了,但即使在日本,也只有900多头导盲犬,还有7000多名盲人在排队申请导盲犬,其中迫切需要的就有4800多人。他透露说,导盲犬训练师的人数远远不够。在日本,200个人中只有10名可以录取为训练师,而一个训练师一年只能培训4~5头导盲犬。再加上导盲犬的繁殖非常困难,所以其珍稀程度可想而知。“在挑选导盲犬中,高达60%的犬会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被淘汰,为盲人指路是人命关天的事,马虎不得。” ■背景 国内导盲犬使用尚无先例 招募寄养志愿者 据悉,本市约有残疾人94.2万,其中视力残疾人占16.7%,由于生理障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视障人士,残联部门向他们提供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免费配发盲杖等项目。 目前,国外导盲犬的培训和使用比较盛行,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导盲犬协会,组建了72所导盲犬学校,共培训了2万多条导盲犬,但供应量仍未满足社会的需求。 国内导盲犬的培训和使用尚没有成功先例,导盲犬训练师的培训由财团法人日本导盲犬协会提供技术支持,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还将提供人员、技术、场地等资源支持。王争鸣介绍说,虽然是初次尝试,但因为有培训警犬和工作犬的经验,加上日本盲犬协会的技术支持,对成功培训很有自信。 据王争鸣介绍,在半年内,他们将向上海发送第二批导盲犬,数量也是在6头左右,今后也将不断地向上海输送导盲犬。 上海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广发招募贴,希望关心残疾人事业,愿意为导盲犬项目奉献爱心,有意成为导盲犬幼犬寄养志愿者的家庭和他们联系。联系方式:58730906,38810083—8301。 电影《导盲犬小Q》 《导盲犬小Q》造就了一只感动了一亿亚洲人的狗。其是根据日本摄影师秋元良平所编辑的《再见了,可鲁》一书拍摄而成的。剧中描写了一只拉布拉多犬小Q,它是一只流着优秀导盲犬血统的狗。在他的身上有一个特别的胎记———像一只展翅的小鸟样的棕色记号。 ■未来上岗 小Q将穿上工作服“执行公务” 今后将有可能“公然”上地铁 现在的盲人出行有一根拐杖指引,路人很容易判断出他们是视障人士,但如果换作了导盲犬指路,万一路人不知内情,误撞上了怎么办?对此,王争鸣解释说,今后,牵引导盲犬的用具是特制的,是类似于盲杖的牵引杖,路人一看便知,到时导盲犬身上还可以穿着导盲服,提醒路人。 王争鸣倡议说,拉布拉多狗是很温顺的狗种,本来是狩猎狗,后来用作家庭伴侣犬,不咬人,希望今后市民要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 在国内,宠物狗是不能坐公交、上地铁的,王争鸣透露说,在国外,狗可以去公园、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今后不排除导盲犬可以到公共场所的可能性,今后它们可能走上社会,帮助盲人乘车、坐地铁。 盲人协会副主席: 可24小时卫星定位导盲犬方位 本报讯(记者范彦萍实习生袁海蓓)据市盲人协会副主席蔡星江介绍,这6条导盲犬在被送往寄养家庭进行6个月的“居家生活”,去导盲犬培训基地接受为期8个月的专业训练后,市盲协将会挑选出它们未来服务的主人。 据悉,目前上海的盲人总数高达16万多,那么这6条导盲犬如何来分配呢?蔡主席表示,挑选盲人主要有三个条件:年纪轻,比较有精力和导盲犬磨合;有一定的文化层次,能更好地发挥导盲犬的作用;家庭条件较好,有较大的房子可以容纳导盲犬。 “导盲犬有个习性,就是只认一个主人,别人给它的东西它不会吃,而人与狗的磨合期会很长,所以要求挑选出来的盲人具有较多的精力和较强的耐心与导盲犬培养感情。”蔡主席介绍说。 那么如果导盲犬上岗后,与新主人不合怎么办?蔡主席说,他们将为这只导盲犬寻觅新的主人。据了解,此次试点所选择的盲人主要为郊区的盲人,主要原因是郊区房子较大,有足够的空间,另外,目前城市对狗的活动自由还存在很多限制,比如乘车不能带狗等。 据悉,盲人日常生活的烦恼主要集中在步行、买菜、乘车、看病等方面。而导盲犬所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带路和帮助主人寻找东西。蔡主席还透露说,每头导盲犬的身上都注射有一种特殊的“身份标志”,训练基地能24小时卫星定位小狗的方位。这样,不管导盲犬在哪里,做什么,都能一目了然。 蔡主席告诉记者,导盲犬的项目启动目前在国内仍存在不小的阻力。在国外,一只导盲犬的售价为5万美金。目前养狗家庭平均每月需负担500~1000元,而普通盲人家庭的生活条件比较差,难以负担较高的养狗费,这也是多数盲人拒绝导盲犬的最大原因之一。 另外,导盲犬的一般工作时间为10~12年,待它们退休后可以有两个出路:一是回训练基地“养老”,二是可以被它们之前待过的寄养家庭重新收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