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 必须取得综合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5:2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本报首席记者 蒲薇 本报记者 张立

  2006年,成都经济发展又走出一条高昂的曲线,全市GDP增长达13.8%。纵观近年成都的经济增长,有一个明显的上楼梯的过程:2001至2003年,成都GDP平均增幅保持在13.1%左右;从2003年起,成都开始统筹推进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2004年成都经济增长即全线飘红,创下13.6%的10年最高增幅;之后,成都连续3年保持强劲增长,2004至2006年,成都GDP平均增幅达13.5%以上。

  与此交相辉映的,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快速健康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初步构建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省委主要领导认为,成都通过推进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在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难题上探索出了成功路子。全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各项事业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2003年推进‘三个集中’之初,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益。”市委一位干部说。

  “三个集中”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核心,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方面的自娱自乐,它是一次资源的大整合大重组,应该取得综合效益,事实证明可以取得综合效益,下一步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个集中”有效促进了城乡三次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工业和土地集中,直接促进了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农民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激活了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使城乡充满活力,而这个过程也自然为各项公共服务覆盖整个城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邛崃羊安镇为例,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工业集中度已达70%,到2008年底,加上其带动的二三产业,预计能够为120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2万名农民住进了集中居住区,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流转土地近万亩,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农民持续增收有了保障。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42.27%,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外出务工劳动力增长32%。全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全镇低保对象家庭的大学生入学难问题全部解决。

  “三个集中”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沿海相比,成都山川秀美的环境,尤其是水资源,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最大竞争力。工业集中发展,既可以促进工业产业集约发展,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又可以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也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控制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锦江区的“五朵金花”,以前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典型被媒体多次报道,其实何止是当地农民受益,环境优美的“五朵金花”早已成为许多成都人心中的后花园。

  “三个集中”为科学的城市经营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成都从城市经营开始,从中心城区开始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办法。这套机制和办法正在延伸到各区(市)县和重点镇乃至整个成都市域范围内发展建设的实践中。“三个集中”为市场化配置资源提供了条件,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降低了城市运作成本。据统计,2003年迄今,全市累计融资600多亿元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城市全面升值。同样是“五朵金花”,已是高端楼盘的聚集地,周边的成龙路沿线及成仁路片区,占据了2005年城东住宅总供应量的60%。

  从成都的实践看,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使城乡成为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城市与农村、中心城区与郊区市县、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一派蓬勃,协调发展,为成都的进一步发展安装了“解压阀”和“减震器”。可以预见,成都要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在如何取得综合效益上实现突破。

  首先,要在规划上实现突破。

  规划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三个集中”就不可能取得综合效益,成都就不可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集中有三个层面,镇一级的集中,县域的集中和全市范围的大集中,三个层面各司其职,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比如,新都区和青白江同属北部走廊,通过规划,实现了工业区的有效衔接,这是全市范围的统筹。县一级的统筹,比如万春镇,将周围几个乡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规划意识不断增强,但规划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成都要形成覆盖整个市域范围内的规划体系,在符合原则的条件下,规划的空间应做到每一个村和集中居住区。这需要在规划的质和量上取得突破,不仅要做到规划满覆盖,而且还要大力提高规划的质量。

  其次,要在产业上实现突破。

  金堂县的回乡创业者文仁浩对“三个集中”的理解是:“不管怎么说,发展工业是最重要的,不然,农民到哪里挣饭钱呢?”文仁浩,高中文化,在市场的洗练中成了大老板。他的话正击中要害:“三个集中”,重在产业支撑。产业不强,农民的就业增收就无法带动,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就成为空谈,不仅综合效果难以显现,而且会出现新的贫困人群。“三个集中”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三个集中”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2005年,项目年。2006年,加快产业发展年。2007年,“三新”突破年,产业发展仍是重中之重。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新世纪新阶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年末,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就要求我们所干的事情,必须围绕“四位一体”取得综合效益,向中央和省委的目标迈进;要取得综合效益,就必须推进“三个集中”。这是一条经过实践证明的切实可行的道路,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