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9:13 南方日报

  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写在《罗培元文集(拾遗)》出版之际

  文/方小宁

  刚过不久的20世纪,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动荡的世纪,也是中国现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世纪。在寻找救国之路的艰难跋涉中,有一群独特的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家。他们年轻时以热血投身民族解放事业,晚年又以坦荡胸怀和远见卓识思索国家民族的未来。

  像许多参加新中国建立的革命者一样,罗培元同志抓过笔杆子也抓过枪杆子。1932年,他16岁时在广西陆川参加革命;后来到中山大学读书,是地下学联的一个召集人;1942年任《柳州日报》社长、总编辑,并以此作掩护进行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他到香港从事党的统战工作,曾冒险护送郭沫若、沈钧儒、章伯钧等民主人士晋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事;广东解放前夕,他在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工作岗位仍主要在统一战线,是新中国省会城市最年轻的统战部部长;文化大革命中经受炼狱洗礼而无怨无悔;“文革”后,努力在广州市委统战部部长和广州市政协主席任上,平反冤假错案,大大调动了党内外人士的积极性。他称自己是“终生守岗的人”。

  1988年,罗培元从市政协主席任上退下来。对一些领导干部来说,离开领导岗位不仅是政治生涯的结束,同时也容易变成精神生命的休眠,但罗培元却由此开始了思想者的新征程。他手不释卷,上下求索,把所经历、所思考的种种切切化为公开的文字,先后出版了《小夕斋诗选》、《无悔的选择——罗培元回忆录》、《向真理走近一步——罗培元文集》。现在这本《罗培元文集(拾遗)》,是他2001年癌症手术后殚精竭虑坚持不懈完成的,他不断地全面反思——对自己,对时代,对历史,对国运……每字每句都是留给一辈子献身的革命事业、留给党和人民以及后来者的一片赤诚与丰厚财富。写到最后几篇,他的手颤抖得几近握不住笔。

  不仅仅是该文集,罗老的几本著作是一个整体,贯穿着实事求是精神,其内涵远超出个人范畴,而折射出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尤其是统一战线工作的许多印痕。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合作的发源地,民主党派多,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多,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多,统一战线工作特别重要。罗培元非常重视同党外人士广交朋友,交挚友,真心实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批评,因而受到党外人士的尊敬和爱戴。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的莫应溎,当年是香港四大律师之一,曾在危难中挺身救援叶剑英元帅,1952年因在香港商会大厦首先升起五星红旗等爱国活动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并被勒令终身不得返港。20世纪80年代初筹组香港基本法委员会,罗培元推荐他参加该委员会。当莫应溎踏上阔别30多年的香港时,深感扬眉吐气,积极为香港基本法制定、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了贡献。

  1983年,罗培元任广州市政协主席时了解到:清末探花李文田次孙李曲斋家学渊源,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对词章、文史也甚精通,立即把他从广州文化公园普通美工的岗位上推荐为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此后,李曲斋如鱼得水,在新的岗位舒展才华,尽献所学所长,推动全国和广东书艺以及在挖掘、整理、审定地方文史资料等方面,做了许多别人难以替代的工作。

  罗培元不但是个勤政不倦的领导者,而且是位多谋善断的实干家,数十年来官而不显,党而不私。他任第六届广州市政协主席时,以身作则,广开言路,与民主党派和党外人事充分地民主协商。这期间,一个团结和谐、人人心情舒畅争相贡献的热潮,在统战系统迅速掀起——“七老办学”,依靠民间力量办起广州市政协业余外语学校,为改革开放的广州大量培养外语人才;办起民间福利事业岭海颐老会等,率先探索养老、安老、颐老机制;还创办了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和全国政协系统首家以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为宗旨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共鸣》;以文会友,以诗书画会友,“禽栖百族杂和声”……把“斗争的哲学”,调整为团结的哲学、发展的哲学。

  罗培元视野宽阔,思虑深远,身体力行,于细微处见精神。他家有十分丰富的藏书,中国的、外文翻译的、人文的、政治的、经济的,都有,他说: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休息。

  字立纸上,人立世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罗培元对革命事业始终充满乐观信念,一生求道义,两袖荡清风,不惊炎凉,不悔终身。《罗培元文集(拾遗)》有三“真”——真诚,他把自己的心声真诚地告诉读者,字里行间偶尔能品出无奈的寂寞,使人想起白居易之句“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满窗寒”;真切,他真切地直抒胸臆,深深感念叶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引路,点滴关情,无法割舍;真知,光明磊落地宣示了他在统战工作中获得的真知和未能尽释的忧虑。文集的32篇文章中,直接阐述统一战线的有6篇,即使是故人追思,也满蕴着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刻理解。

  罗老在写作上一向严谨,不容一字不稳。他早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积淀,使他有一种明晰表达复杂意境的语言能力,让读者在受感染中悠然领悟个中深意。其中《怀念胡兰畦同志》、《我向廖冰兄学习》等,让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岂怀念二字可解?

  中华国学里最经典的思想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博大宽容;自强不息是说不断奋斗。罗老几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大节无亏,俯仰无愧,真正无负于历史。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