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被喊"下课"并非偶然?百家讲坛是典型文化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0:37 中国新闻网

  前日,被誉为“超女学者”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在北京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时,被读者以“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进行“批判”。昨日,“批判”升级,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十位博士撰文呼吁“于丹下课”,让她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联系到“学术超男”易中天被批判现象,有人称现在到了“谁红骂谁”的地步,南京大学学者傅元峰博士告诉江南时报:“博士联名现象体现责任担当,《百家讲坛》需要深刻反思。”

  “于丹下课”:学术明星到底惹谁了?

  3月4日,被誉为“超女学者”的《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据媒体称在约10小时内签售15060册,比她2006年11月26日在此地签售《于丹〈论语〉心得》多了2460本。

  然而,在现场签售气氛几近高潮时,现场一位高个壮年男子在进入签售会场后,突然脱去了外套,露出里面白T恤上的字:“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他自称以这种方式进行“批判”。

  3月5日,“批判”似乎开始升级。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在新华网等知名门户网站发现,一则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文章被置于显要位置,引人注目的是文章的作者徐晋如,自称是中山大学博士生,而作为文章的共同发起人的王晓峰、李森、杨旸等十博士则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

  十博士在文中声称“中国文化已经到了最危急关头”,他们解释说:“当白先勇用青春版《牡丹亭》任意涂抹昆曲时,人们不知已在釜上;当安意如用说诗词的方式去意淫中国古代那些高雅的生命时,人们不知水已烧开;当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时,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掘墓人那里,我们除了嗅到死尸的臭气,何尝掬得一丝传统文化的芬芳?如果这也算一种文化基因改造,那么就等于是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北京的城墙拆了也许还可以重建,但一旦人们连对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丝敬畏都消失时,亡国亡天下的日子还会远吗?”

  他们强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世界未来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然而,任何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想法都是荒谬的。世上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就可以被掌握。我们从来不会反对人文理论的通俗化,但通俗绝不等于庸俗和媚俗。像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那些才是真正的通俗。”

  关于一段时间以来的通俗和庸俗及媚俗之争,十博士认为“根本区别在于,通俗是用易于使人理解的方式讲述正确的知识,而庸俗和媚俗则是根据一般无知者的接受程度,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那些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的人们,要么是因为别有用心,要么是因为极度无知。于丹是后者。”

  同时,他们也不无极端地指出“当无良媒体人吹嘘于丹的书卖到250万册时,他们也许忘记了饭岛爱的性爱光碟的发行量远不止这个数。”

  在行文结束之际,十博士呼吁“所有有良知的媒体人,应对社会舆论予以正确引导,我们更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争议焦点:通俗解读还是庸俗歪解?

  其实,就在3月4日于丹新作热销当天,《中国青年报》刊文《<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指出“销书虽热,只能说明央视对民众的影响力,并不能证明于丹教授对《论语》的研究功力。”

  作者在文中举例说,如对儒家经典中一再出现的“小人”,于丹“创造性地”解为“小孩”,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而且无须任何考证,这已不仅是“个性化表述”,而是十分不严肃的生拉硬扯、望文生义,对千年经典岂能搞这样的“现代化”?

  然而,昨天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支持于丹的声音不绝于耳。以新华网为例,有网友“小而大之”称:“感谢于丹做了功德无量的好事。她在那么少的时间里,让那么多的中国人(至少有几百万吧)知道孔子以及《论语》。试问,此前有哪一位学者,专家做到过?她讲的也许并不符合专家们的期待,但这有什么呢?她给你们铺了一条简易公路,各位学者、专家,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你们的学术殿堂里出来,把它铺成更宽、更平、更好的大路不就行了吗?干嘛只站在路边指手画脚皱眉瞪眼?多么希望专家们学习于丹那份你们所不屑的勇气啊!勇哉于丹!壮哉于丹!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普及国学作更多贡献。老百姓是肯定你的。这就够了!”

  本报记者发现,这种观点在不少网友中很受欢迎。另一位署名“我本善良”的网友发帖写道:“我没听过于教授讲《论语》,也没看过她的书,只想就事论事的说两句。于教授早就把自己的“心得”定在了比较低的位置,怎能说她的解读就是庸俗呢?即便她自己说是庸俗,也应该理解为一种谦逊。对于经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通俗化的理解和心得就不可以存在吗?不可以拿出来和别人分享吗?理查德·克莱德曼把古典音乐改编,使得多少不太懂古典音乐的人为之痴迷,从而爱上了古典音乐,难道他对古典音乐的演绎就是庸俗的?文化是多元的,因为世界上的人是多元的,所以没必要一味标榜经典、圣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可以自得其乐。”

  也有网友“打圆场”说:“解读儒家名篇本来无可指责,但若庸俗化地解读,甚至借以市场炒作,赚以名利动机,那不仅辱没至圣先师,而且也未免厚颜无耻了。”

  冷眼旁观:该反思的是《百家讲坛》

  2007年第2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曾以《子曰——从南怀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径》为题,试图树立一条通俗解读经典之路。不可否认,以此为代表的媒体关注都让于丹的“心得体”靠上长期以来的“经典大众化”之路。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那些源源不断地质疑声、批判声。

  其实,在于丹之前,另一位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超人易中天早已饱受各种声音“炮轰”。日前,本报记者在南京部分图书市场采访时发现,易中天的著作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同时,旁边还摆放着《且慢,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批判》、《给易中天补牙》等图书,记者细翻时发现,此类图书均为出版社收集国内媒体以及知名网站的评论易中天的文章拼凑而成。

  南京军人俱乐部某图书销售商向江南时报记者透露说:“现在卖易中天书的热度有点降了,类似的评论书籍却是热销,像 《给易中天补牙》都脱销好几次了。我感觉挺有趣的,现在有人写书出名,有人骂人也能出书。”

  不久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博士曾对“易中天现象”发表看法说:“在启蒙方面,本身他(易中天)是一种尝试,但是目前他的讲解无法在解决中国道德的困境方面有所突破,作用自然也乏善可陈。”

  张光芒博士也解释说:“百家讲坛的出发点是好的。”“好在它代表了学院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媒体三者的结合。”而这三者长期以来是处于一种“断裂”、“不搭界”的状态。

  曾有评论指出,当下的文化现状到了“谁红骂谁”的地步,对此,南京大学中文系学者傅元峰博士告诉江南时报记者说,“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此”。

  傅博士分析说:“从表面看,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成名的学术名人们,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百家讲坛》。只要百家讲坛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易中天和于丹被制造出来,如果这个平台的节目理念不改变,批判的声音会越来越多。”

  因此,他认为真正应该反思的是《百家讲坛》。“对于它这样的文化传播者来说,不是收视率高了节目就获得成功了,相反栏目的文化责任担当、栏目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阐发等是相当匮乏的。不客气地说,《百家讲坛》代表的是典型性文化症状。在这种前提下,仅仅去批判学术明星们,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针对当下对名人动辄举起批判大棒的现象,傅元峰博士认为,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种人是在以骂名人为荣,有意无意地暴露出争名夺利的心态,这种声音需要警惕,另一种人则以文化守望者的身份,适时客观评价,以正视听,体现的是与身份相符的责任担当和学术操守,以及浓重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危机意识。这些博士的联名抵制无疑是后者。”

  傅元峰博士建议说:“《百家讲坛》要搞学术大众化,应该引导大众,熏陶大众,而非迎合大众,麻醉大众。因为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链 接

  文史专家挑错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后,就有人为于丹“挑错儿”,此次于丹《庄子》心得刚刚播完,文史专家张蔚星就提出,于丹的讲解存在不少谬误,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媒体的广泛报道,于丹的著作热销,她对传统文化很多不正确的解释,会被大众奉为真理,贻害巨大。

  网友指出“谬误”

  日前,一个网名为“塞外李悦”的网友发帖对《于丹<论语>心得》进行了批评。从帖子内容看,“塞外李悦”发难的依据是“于丹曲解了《论语》” ,认为该书误导了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之后他用8000多字的篇幅指出了该书中14处“谬误”,还对于丹在该书中所提出的“修养内心”等观点进行了逐章批驳。( 高明勇 宗合)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