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刚存的2.5万没了 受害者质疑网上银行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4:25 红网

  红网3月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任晓杜)“只要拥有建行账户,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的网上银行服务。”这是某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广告语。前日,莫名其妙被人从网上银行转走2.5万元的李先生面对记者时不禁问道:“网上银行确实便利了,可真的安全吗?”

  为贷款先存款

  前几天,李先生急需一笔投资资金。由于银行贷款需要几个工作日,且手续比较繁杂,情急之下,李先生想到了找个人贷款。他在几家报纸的广告上找到了几则个人贷款的信息。通过电话交流,李先生确定了其中一位贷款者,觉得此人较为可靠,且利息也不高。

  在电话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非常谨慎。对方未透露给李先生任何关于个人的信息,李先生也仅告知对方他的姓名。按照“行规”,对方需确定李先生具备相应的偿还能力,才能予以贷款。那如何来证明李先生的经济能力呢?

  对方要求李先生在某银行开设一个新账户,并开通网上银行。按照事先谈好的条件,李先生在新账户中存入多少钱,便可贷得双倍的款项,即存入3万便可贷得6万。“我在新账户中存了多少钱,你怎么知道呢?”对方称其在某银行有熟人,可以查得到。

  前日中午,李先生前往该银行解放东路支行,存入10块钱开设了一个新账户,也按要求办理了网上银行,也设置了一个以前从未使用过的密码。想以此蒙混过关,不过这可没唬住对方,对方立即来电称新账户里没钱。

  李先生这下确信对方在建行有熟人,可以查得到自己账户里存款额。他再次返回该建行,往新账户内转入2.5万元。

  “我已经存入了2.5万元。”李马上告诉对方。

  一分钟内25000变60

  打完电话,离开银行窗口。心存疑虑的李先生觉得有点不放心,径直走到银行大厅一侧的ATM机,想再次确认一下卡内余额。这一查,可不得了,刚刚存入的2.5万竟变成了60元。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李先生,赶紧重拨贷款人的电话,传来的却是:“您拨的电话已停机……”这样的声音一直持续到昨日截稿时。

  “我账户里的钱不见了。”未走出银行大厅,不到一分钟,账户上的钱就不翼而飞。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觉得蹊跷,立即对该账号进行了查询,发现钱是从网上银行转走的,分两次在娄底支行被一微胖男子取走。娄底支行的摄像头记录下了该男子取钱的全部经过。

  当李先生想进一步询问该男子的详细情况时,解放东路支行工作人员以保护客户资料为由,拒绝了该请求。

  [相关链接]

  银行方:李先生所说的情况不存在

  红网3月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任晓杜)李先生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2.5万元相当于他的全部家当,可就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人间蒸发”了,李百思不得其解。昨日,李前往晨报,向记者反映了这一情况。

  昨日下午2时许,李先生在记者(未表明身份)的陪同下前往朝阳街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决定前往解放东路支行调查取证。

  在说明来意后,该支行一王姓经理表示密码是进行交易的唯一通道,如果李先生未向他人透露密码的话,是不会出现此情况的。

  随后,民警找给李先生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做了谈话笔录。银行方称此事已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已上报至省行和总行。总行的技术人员亦称,如果没有密码,是无法进行交易的,李先生所说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依据相关规定,签约成功后,客户通过身份认证即可进入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交易,客户对其进行身份认证的资料负有保管和保密责任。对于通过身份认证后进行的交易委托,银行均视为有效委托,由于客户丢失或泄密相关资料而造成的任何后果,由客户本人承担。但在临走时,王经理还是表示他们将继续调查此事,并会与李先生保持联络,一定会给李先生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是相信银行呢,账户号码和密码都在我手上,即使对方想玩什么花招也玩不出吧?没想到……”李先生猛吸了几口烟,将烟蒂狠狠地扔在地上,表示欲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说法]

  “硬加密”方可确保网银安全

  红网3月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邱玉峰)网上银行如何才能确保资金安全?省工行电子银行中心主任张敬华表示,一方面,网银用户应做好账户信息保密措施,谨防交易密码被盗;另一方面,最好使用“U盾”、口令卡等更高安全级别的认证方式,拦截网银大盗的入侵。目前通过该方式转账尚未发生一起被盗事件。

  为保障账户安全,客户不要向任何未经安全确认的网站和个人泄漏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也不要轻易下载或点击一些来历不明的软件或邮件,最好不要在公共场所(如网吧)使用网上银行,并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进行更新,阻击网络病毒入侵。

稿源:红网 作者:任晓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