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飞翔的文化身姿优美而轻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06:20 深圳特区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促进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深圳飞翔的文化身姿优美而轻快

  进入新世纪,深圳这块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文化的风景宛如春花烂漫。

  当李云迪等一批与城市同样年轻的钢琴天才频频在国际大赛上获奖,当来自深圳布吉街道大芬村的油画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当首届“文博会”激活国内外文化交易市场品牌效应初显时,人们发现:

  这里不仅曾响起神州改革开放第一记开山炮声,还有10万台钢琴保有量发出的绕梁和声。据统计,近六年间,全市文化项目获得国际奖317项,国家奖1003项,省级奖1682项。

  这里不仅产生过“三天一层楼”的城市建设速度,还正在诞生着文化产业崛起的“深圳速度”。据统计,近几年文化产业年产值与增加值的两个增速,都远超过同期GDP增速。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后,深圳不吝啬“钱袋”,文化投入更是节节攀升。在深圳中心区,屹立着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城——深圳书城中心城,屹立着国内投资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新馆,它们与遍布全城的520个公共图书馆(室)一起,散发出满城书香。

  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在深圳,随时都有让市民免费参与的丰富文化活动,全市求学问道蔚然成风,深圳因此连续17年人均购书量位居全国之首。

  这里虽然没有秦砖汉瓦,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但这里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促进体系建设、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市委、市政府和所有文化工作者心意相通,那就是满足全体市民特别是外来建设者的文化权利、塑造独具深圳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改革的大地上,在创新的天空里,深圳飞翔的文化身姿,优美而轻快。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文化净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求学问道风气盛行

  2007年3月1日,深圳一家装修公司的油漆工小陈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市博物馆参观,作为一名打工者和美术爱好者,以前小陈来博物馆总因要买门票望而却步,但如今这种担忧完全没有了。

  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深圳市属公益文化场馆全部永久性免费开放,真正实现“零门槛”。高雅的艺术场馆也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文化家园,小陈和许多深圳市民一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文化福利。

  文化场馆如此大规模地提供免费“文化大餐”,这在全国还是首创。而此举也正是深圳长期以来坚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环节。

  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滋润、文化的提升和文化的超越必不可少。深圳一直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事业发展根本出发点,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命题,并努力从制度性安排和设计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公平、公益、便利、多样和基准性建设。

  各级政府的倾力投入,使深圳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目前各类建成和在建的市级文化设施共32个,总投资约52亿元;全市共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58个,公共图书馆(室)520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160个,各类博物馆19个。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还在不断扩大、不断延伸。

  侧耳青山,书声琅琅。21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深圳就以建设学习型城市、倡导书香文化为目标,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每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文化活动。于是乎,从政府到民间,从青少年学生到劳务工,人人参与,“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至2006年,读书月已经进行到第七届,319项读书文化活动使700万人次受益。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营造的,是人文气息浓郁、求学问道盛行的风气,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孕育而生,建立起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市民文化大讲堂、社科普及周、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少儿艺术花会暨学校艺术节、大剧院艺术节……为市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享受。时至今日,读书已成为深圳人主要的生活方式,而深圳也就成为因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

  每个周末,市民都能在深圳的许多文化广场,免费欣赏到高雅的“周末广场音乐会”;今年春节,613场次演出在全市社区遍地上演,让基层市民和劳务工享受美味的文化大餐。在市、区宣传文化部门的精心策划下,先进文化走进了社区、贴近了百姓、融入了生活。

  深圳已经建立起初步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均每年开展的送戏、送电影、送书、展览等文化活动近2000场(次),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0000余场次,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无处不欢乐”的局面。

  文化关注的目光还重点投向了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深圳正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援助体系。对广大外来青工,不仅每年举办外来青工文化节、外来青工才艺大赛、关爱外来建设者文化周、来深建设者才艺大赛等,还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流动图书馆服务、流动展览、公益展演服务、公益讲座服务、公益电影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对未成年人,推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的“三推荐”“四进校园”、“四净化”三大文化工程,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营造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

  构建文化产业促进体系:文博会成为熠熠闪光的深圳标志,文化产业千帆竞发呈现新面貌

  2006年5月的深圳,第二届文博会盛况空前的场面至今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而第二届文博会的最大收获,不在于参加人数与交易成果较首届的大幅增长,在于拉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境外成交金额占到总成交额的35.71%。

  从首届的1个分会场到第二届的6个分会场,大芬油画村等6个文化产业基地,成功地借文博会打出了品牌和影响,提升了理念。而在今年第三届文博会筹备期间,深圳有20个文化产业基地申请成为文博会分会场。

  文博会,这个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盛会,已经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熠熠闪光的标志,而深圳文化产业也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早在2004年,深圳便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立志把文化产业发展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创造性地举办“文博会”,便是深圳发展文化产业所走出的一个有力步伐。

  站在了全国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前列,深圳频频出手:“1+4”文件、“十个一”战略、《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系列为我市文化产业“量身定做”的鼓励促进措施与政策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促进机构建立了:去年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正式挂牌运作,各区也成立相应机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也建立起来了: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安排总额3亿元,支持资助文化产业发展;福田区也设立了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安排2.5亿元,每年5000万元支持资助文化产业发展。

  各种文化产业服务措施也在不断跟进,文化部门纷纷推出了文化产业投资指南、发展状况白皮书、企业名录等,国家文化部还在深圳推出全国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工程和新版中国文化产业网,去年年底以全新的栏目和设计服务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服务文化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

  昔日的旧厂房,今天的时尚创意区。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利用旧工业厂区发展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区在深圳诞生了。招商局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创意产业园、华侨城投资建设的华侨城LOFT、福田区的田面设计之都……创意的细胞深入到了深圳的街头巷尾。

  在文化产业促进体系的带动下,以文博会成功举办为标志的深圳文化产业“千帆竞发”,朝着“支柱产业”的目标有力迈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据统计,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00.46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1%。2006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上升到6.7%,在印刷、新闻传媒、文化产品制造、文化旅游等行业和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行业的翘楚,部分行业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比较优势。

  可以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金字招牌,文化产业增长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拉动深圳经济的“引擎”。

  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深圳制造”显现规模效应和品牌,“两城一都一基地”初具雏形

  从憨八龟、魔比斯环到奥运“福娃”,深圳近年来动漫明星层出不穷,一系列动漫精品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投资1.3亿元自主开发生产的中国首部原创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发行顺利,票房收入达400万元;而尚未问世的全球首部以奥运吉祥物为主角的动画片《福娃》已经带来了新一轮商业机会,引起了各个出版机构的“明争暗斗”。

  不仅动漫作品,深圳各个创作领域原创精品近年来都创下了佳绩。

  从《国脉》、《垂直打击》到《妈妈的酱汤馆》……2006年,打上“深圳制造”闪亮标签的精品电视剧不断登上央视荧屏,并且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与良好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人生大事》、《阿容》、《跟着阳光跳舞》等在拍、将拍和将播的深圳影视剧高达50多部。“深圳制造”影视剧迎来了一个高产丰收年。

  舞台艺术精品也层出不穷,并先后走向全国。2006年,深圳交响乐团排演的大型梵呗交响诗《神州和乐》在世界佛教论坛上成功亮相,并在随后的国内巡演中赢得美名。由民营文化企业创作的舞剧《画魂·舞》和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分别晋京演出和进行国内巡演。

  在“文华奖”全国第五届青少年杂技比赛上,福永杂技团的杂技《群猴争王——跳板蹬人》与沙井金蚝曲艺杂技团的魔术《变花》分别荣获金奖与银奖。这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荣获杂技、魔术类“文华奖”。据统计,2006年全年宣传文化系统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49项,其中国际级26个,国家级152项,省级171项。

  可以看到,“深圳制造”已经逐步显现出规模效应和品牌。这都源于深圳长期对文艺创作的鼓励与扶持。不仅对于文艺创作,深圳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也着力于创新,通过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通过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

  创新,是贯穿于整个深圳文化的“根”与“魂”。每年政府评选表彰的“文化创新奖”,都能产生一大批文化创新成果。

  以新的方式办节庆——4年前,深圳尝试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在当年举行的鹏城今秋艺术节中,把16个文化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布,吸引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参与承办。艺术节承办方式的改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方面调动了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一方面还节省费用约200万元。

  近年来,市文化部门在文化活动运作机制上继续深化改革,更广泛地利用社会文化资源。2006年,共有40家单位承办36个市级项目,6家单位承办区级项目,这些单位大都属于民办非企业组织和文化企业。

  社会性的另一表现是企业赞助高雅艺术演出的热情和力度加大。“全球通”冠名了中外艺术精品演出节,“京基”冠名了大剧院艺术节。京基公司负责人表示:冠名大剧院艺术节不只是赞助,而是与大剧院共同主办,表明了企业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创新精神还建设出了特色文化。深圳把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作为培育特色文化和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覆盖全城、数字化的“图书馆之城”,钢琴人才层出不穷、钢琴爱好者全国居多的“钢琴之城”,设计精英聚集、设计艺术在城市环境中无所不在的“设计之都”与“动漫基地”在深圳已经初具雏形。

  针对深圳岭南文化、移民文化和现代文化兼容多元的特点,深圳在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的同时,还注重发掘本土民间文化艺术,鱼灯舞、水上迎亲舞、舞麒麟、舞草龙、舞狮以及粤剧粤曲、客家山歌会等民间文化活动吸引着无数观众,交谊舞、国标舞、摄影、合唱等成为市民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宠,形成民间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和谐共处的局面。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