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耕地沙漠化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08:19 法制日报

  “1月26日,甘肃民勤县迎来了今年我国的第一场沙尘暴,这是近十年来民勤沙尘暴发生时间最早的。2月21日沙尘暴又起,间隔时间在缩短啊。”来自甘肃省的姚文仓代表接着举了一组数字:民勤全县18个乡镇的监测数据表明,5年来,民勤县地下水水位平均由14.256米下降到17.788米,下降3.532米,年均下降约0.7米。

  “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已在民勤青土湖会合。目前这两大沙漠从西、北、东三面逐年对民勤绿洲不断侵蚀,已形成沙漠对绿洲的包围之势,仅有一条1000多米宽、不足1万米长的绿色通道和武威市相连,几乎成为地地道道的沙漠孤岛。”家就在民勤的董钢代表补充道。

  生态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也是西部地区广大群众长期以来的愿望。但生态治理进度不快,有的地方生态环境甚至出现“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况,尤其让期盼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改善的部分西部地区代表揪心。

  “救救若尔盖湿地!救救长江黄河!救救我们的家园!”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放代表强烈呼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若尔盖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水草丰茂的草地和湿地,但是现在,即便经过数年治理之后,若尔盖的沙化问题仍然严重。

  据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调查,若尔盖湿地沙化主要发生在近20年,且日趋严重,若尔盖沙化面积正以每年11.65%的惊人速度递增。

  若尔盖草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固体高原水库”。而若尔盖湿地则包括四川阿坝的红原、若尔盖等地,以及青海马曲和甘肃南部部分地区。根据我国科学家的测试,它每年提供给黄河35%左右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若尔盖地区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地区之一,被授予“中国黑颈鹤之乡”称号。

  可见,如果若尔盖湿地被沙化,将失去“为黄河蓄水”的水源涵养功能,黄河将面临季节性断流,长江水系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里的世界珍稀动物将绝迹或迁徙,牧区将不复存在。“距若尔盖草原仅92公里的九寨沟将不复存在,可能成为一条‘黄沙沟’”。

  去年,一批全国人大代表亲赴四川在若尔盖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令他们震惊,根本就等不到这次来北京开会,一份由钮小明等9名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出的《若尔盖湿地沙化情况调查及建议》的建议案,同年底便火速送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实际上,基于若尔盖地区的重要性,国家已将若尔盖地区的治沙工作纳入重大攻关课题,划拨专项研究经费500万元,要求地方配套部分经费,组织专家到若尔盖开展治理沙化示范。

  陈放就是这个重大课题的主持人。该项目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自199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都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到若尔盖治沙当中。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沙化的速度。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以2005年为例,若尔盖湿地沙化治理每亩投入不到1元,有些发达国家则在1000元以上。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甘肃民勤荒漠化治理工程。甘肃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任继东代表说,去年初,由国家投资1.1亿元的“石羊河流域应急项目”拉开序幕,部分项目已经开工,目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但是民勤生态治理工作的进度仍赶不上生态恶化的速度。据全国最近一期沙化普查监测结果显示:五年间民勤县监测区内耕地的风蚀沙化面积增加了15万亩,荒漠化程度加剧,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发展。他说,2001年以来,民勤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向绿洲前移了15米至40米。“驱车在绿洲腹地,公路两侧镶嵌在耕地之中的大片沙丘为数不少,沙丘中挺立着枯死的树干见证了生态的变迁,绿洲耕地的荒漠化已不容忽视。”

  任继东呼吁,尽快批准治理规划,尽快落实资金,尽快全面启动民勤荒漠化治理工程!

  除了资金不足外,生态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位,也是造成治理缓慢的重要因素。陈放代表说,为此,他们已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法,从法律上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并加快核心区生态移民,彻底减轻湿地压力。

  部分来自安徽的代表说,把生态治理、生态建设、生态管理纳入到法治轨道,有助于生态治理的快速推进。尤其约束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破坏十分紧迫,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长江水位偏低,塑料饭盒、瓶罐、包装袋、动物尸体散落在江岸的草丛土堆中,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将江滩覆盖,长江生态遭到的破坏可想而知,“长江流域的生活污水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了处理,上百亿吨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长江,却没有一部法律来管理它。”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么令人遐想的景象,但愿它不要仅仅出现在课本里,姚文仓代表说。

  本报北京3月9日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