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理财,稳字当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05:57 钱江晚报

  ■陈诚 俞萍丽

  本报讯 “三八”节前后,杭州不少银行派出资深理财师为女性客户做“一对一”的专业理财规划,这些客户年龄不同,性格各异,对理财回报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比起男性客户来,她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某些投资领域,她们的理财回报更丰厚。比如在去年的市道里炒股或买基金,大多数男人往往认为自己很聪明,对市场判断准确,频繁操作,结果只收获了皮毛,而女性投资者,因为总觉得自己摸不透行情,看不懂走势,索性捂着不动,这反而让她们得到了可观的收益。”,交通银行杭州分行知名理财师姚进总结了这样的经验。

  跟踪理财师规划后,我们也采访了三位女性,了解她们个性鲜明的理财方式。

  理智型: 先保障,后投资

  林小姐,33岁,保险公司业务经理,年收入税后10万元左右

  一般来说,我的收入大约三四万元用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开支,另外的六七万元可用于理财。在理财方面,我最大的开支是买保险,这可能跟我从事的职业有关,因为我觉得只有先把人生各阶段的保障安排好了,再去投资别的东西,心里才会踏实。我每年缴保费在3万元左右,每年200元左右的意外伤害险总是在第一时间去缴,重大疾病险和补充医疗险的支出在1万多元,养老险保费6000多元,另外还买少量的投资类保险;住房按揭款每月2000多元,多出来的钱我买基金定投,我们的工资卡是工行的,我在银行签了份合同,每个月扣1000元钱,做了一只南方基金的定额投资。这主要是考虑把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点。

  有时每个月还会有一些余钱,我就买货币基金,比活期收益高,比定期灵活,这样要用钱时可随时支取。

  一年的这些收入分配下来,也没多余的钱可投资了,我觉得照我目前的财务状况,还是稳妥理财最好,股票我目前还不想碰,如果以后收入增加,我会考虑的。

  渐进型: 炒股有乐趣

  金小姐:27岁,IT从业人员,年收入七八万元

  我们单位年轻人多,上世纪80年代生的占了一半。工作近4年,前几年同事同学聚会多,吃喝购物旅游唱卡拉OK,每年一半钱都要花在这上面,另外加上1年1万多元的房租,积下来的钱不多。总以为理财的事跟我远着呢,我不想这么早就省钱攒钱,这样太亏待自己了,犯不着,所以有钱就花,不留余地是我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质量很高呵。

  不过,去年因为股票,我的生活状态被彻底颠覆了。我们办公室有8个人,不知道是谁先去开户炒股,然后大家都开始炒股了。我是去年10月才“下水”的,开始才投了1万元钱,买了500股普洛康浴,买了不久,就涨了,不到1个月,赚了2000多元钱,哈,这钱还真好赚。后来一看活期账户里还有10万多元,我毫不犹豫地全投了进去,买了振华港机,两个多月赚了2万多元。

  这下有钱再不乱花了,请客少了,衣服不再看到好的就买了,唱卡拉OK的时间花在研究个股上,觉得生活很有乐趣,每天都很充实,炒股的感觉真好。

  听人说钱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这话也对,不过,存银行我坚决不干,没意思,买国债就更别提了,还要去银行排队,我才不浪费这时间,买基金,也不错。去年年终奖发了后,袋袋里又多出不少钱,我就把这些钱买了一只广发小盘,当时买的时候已经1.60元多了。

  稳健型: 把鸡蛋放在多只篮子里

  张小姐,41岁,公司财务,收入15万元左右

  我一直做财务工作,做这工作决定了我平时在家庭理财时账目也很清楚。一般而言,我理财分成三份:三分之一用于安全型投资,三分之一收益型投资,三分之一进行风险型投资。

  每年春节一过,就到3月了,这时候往往会有些积余,所以每年3月第一期凭证式国债我都会去买的,一般是3年期的,我已经买了6年了,这意味着我每年都有国债到期,收益自然比银行存款高不少,心里很踏实。

  此外,我会不定时去存笔定期,保证家里有足够的钱应付未来的开支。儿子刚读初中,从读小学开始,我就给他买保险,每年保费支出3000多元,对我们的财务状况来说,这点投资没有任何负担。

  此外,我会把家里积余的三分之一投入收益型理财。比如目前的本外币理财产品,项目可靠的信托产品,银行的薪加薪理财,等等。当然信托产品也有风险,因为我是搞财务的,所以特别仔细,下单前我会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认准了就投。

  另外的三分之一我主要是炒股和买基金。我的股龄已有六七年了,基龄也有5年了。买过民生银行、上工股份、东软等,前几年遇到熊市,套牢了5年,去年底才解套,尽管总体来说,炒股没赚多少钱,但我还是不想抽身。

  基金我5年前就买了,第一只华安创新,是排队去买的,前几年一直在面值以下,幸好一直持有,去年买了信诚四季红,这两只打算长期持有;去年我还买了两只封闭式基金,到现在收益有30%以上。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