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大怪"可否当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10:04 东方网

  在3月8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受常委会委托,作了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盛华仁说,我国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全国人大中也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决定草案规定,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决定草案还专门规定:“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3月8日新华网)

  在一个小城里,有一些特殊的农民工,被称为“小城三大怪”。其一是“糖葫芦蹬着卖”。一古稀老翁骑车叫卖糖葫芦“不甜不要钱”,寒暑春秋,风雨无阻。其二是“卖报老头跑得快”。一老者身背绿色邮包,满城跑着卖报纸,踏破铁鞋,一天要跑几十公里。其三是“竹筒狗肉一块块”。一中年妇女提着狗肉桶,手敲竹筒,清脆的打击声传遍大街小巷,传统工艺的小狗肉味香色美,妇孺皆知。

  这是城市里不可或缺的流动小贩,这部分人群中还有:捡拾垃圾的、回收甲鱼壳子小辫子的、维修煤气灶小火改大火的、兑换美元港币荷兰盾的、回收好酒好烟礼品的、送牛奶报纸杂志的、开锁补锅底皮衣上光的、过生日吹唢呐打鼓的、豆浆现磨现卖的、上门收泔水当猪食的、擦皮鞋钉掌子的、补胎充气洗车泥的、上门推销化妆品保健品的等等。他们不是在一线劳动的农民工,却同样具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资格。

  流动小贩的本色主要是农民,他们从事的行业是大市场的必要补充。他们是在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下的自食其力者,依靠祖传或自学成才的手艺养活自己、维系家用,他们的特征就是“边缘人”。他们方便了市民,实现了市民们在珠光宝气的店铺里无法享受的服务。他们各具特色的吆喝声,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草根文化”。可以这么说,没有这种底层的市民经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然而,近年来,有的城市对这些“影响市容”的商贩不怎么友好,出台政策让他们“打回老家去”。那么,小贩们城市谋生之路可能就此终结,回归乡村农田,攥起锄头柄,在种地务农的光阴中憧憬外面的世界。他们的意愿需要表达,他们的权利需要诉求,他们的利益需要保护。今后,在全国人大第一次提出要选举农民工人大代表之时,希望他们中的一些杰出者也能当选为人大代表,为他们自己、从属群体以及更多的社会底层群众鼓呼,从而让全社会理解、尊重、善待和接纳他们,进而消除歧视,实现人格平等和社会和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