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群众看到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12:00 光明网
祝炳水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上一年工作的回顾,也是对新年度工作的重要部署。然而,对于广大基层群众来说,他们除了能够看到了这些政策所能带来的显现利益外,更看到了政策走向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及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可喜变化。

  一是看到了党和政府由“多给关怀”向“真诚负责”的转变,打造责任政府深得人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尤其是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在为广大群众带来具体实惠的同时,党的执政理念正从过去的“多给关怀”向“真诚负责”转变,这种转变恰恰证明了党和政府为民谋利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如果说最初实行的减免农业税,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农民的一种关怀的话,那么随后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却体现了要让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的责任意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了,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要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要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等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惠民措施,这让受惠连连的广大群众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关怀,而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真诚负责的精神。

  二是看到了党和政府由“组织群众要怎么干”向“倾听群众要党怎么帮”的转变,顺应民意凝聚人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时候只有尊重和发动的群众,党的事业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赢得不竭的动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基层调研时所强调的那样,“你们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正因为我们党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党的执政方式正从过去“组织群众要怎么干”向“倾听群众要党怎么帮”转变,这种转变恰恰证明了党和政府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执政能力越来越强。

  “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专门召开会议,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面对面征询了在京务工的农民工代表的意见,使得政府工作报告更加贴近实际,更加顺应了民意。3月5日,不少基层群众自发收看了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全过程,普遍反映,温总理的报告,不仅听得懂,看得明白,有许多地方都是老百姓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样的报告听起来十分亲切,真正让广大基层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要求,只有尽力办好的义务,没有推卸责任的理由。

  三是看到了党和政府“不找理由,多想办法”的务实作风,解民所困构建和谐。2007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组、农业组委员联组讨论时说,政府工作人员参加人大政协会议要多听、少说、务实。温总理这一要求,让广大基层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一种闻过则喜的工作态度;一种“不争论,多谋事”的工作精神;一种“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的危机意识;一种“不怕提意见,就怕没意见”的自我较真;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对没有办好或一时还没有条件办好的工作,不讲理由,不谈条件,真正把群众满不意作为检验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准,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对于一时还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努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切实杜绝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努力使政府工作更加科学民主。温总理所倡导的“多听少说务实”,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理念的彰显,倡导的是一种“多想办法,少找理由”的务实工作作风。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