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砍柴刨出5件稀世珍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08:21 潇湘晨报
兽面纹铜铙。 这次“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来湘展出的55件(组)国宝中,有部分是湖南出土的青铜文物,稀世珍品兽面纹铜铙就是其中之一。 与兽面纹铜铙一同出土的,还有4件铜铙,是1959年一青年农民在宁乡老粮仓杏村湾师古寨山顶一个小土坑中砍柴时刨出来的。 铜铙之王也在宁乡出土 宁乡是我国集中出土商代铜铙最多的地区,出土的铜铙有20多件,其中1983年出土的一件象纹大铜铙重达221.5公斤,是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号称“铜铙”之王,被定为国宝。还出土过九件一组的编铙,是我国最早能编组演奏的乐器,比湖北曾候编钟早约1000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国宝”。 兽面纹大铜铙,是1959年在宁乡老粮仓杏村湾师古寨山顶一个小土坑中出土的。当时,本地一青年农民到山坡上砍柴,无意中刨出一块黑色东西,近看,是一件兽面纹大铜铙,接着,在这件古宝的下面,又发现了两排横放着的铜铙,象纹大铙即是其中之一,沉睡地下达三千多年的商代青铜大铙重见天日。 纯铜铸造便于制作乐器 此类铙是用纯铜浇铸而成,而其他青铜器中都有大量的锡和铅,纯铜浇铸甚少,纯铜性柔韧,用于敲击乐器很适宜。如果含锡、铅较多,则质坚而脆,敲击起来易于破裂,可见当时的铸铜匠人们能根据不同需要,采用坚韧不同的合金或纯铜。铜铙上花纹中的云雷纹、饕餮纹、夔龙纹等,都是商代最常见的花纹,虎纹也是商代较为盛行的纹饰,故断定为商代青铜器。
这些大小有序、形式相同的铜铙,另有一特点,则是分别敲击每个铙的不同部位,都可以发出1—2个不同乐音,把9个铙组合起来,古代“工车”乐谱的五音俱全,可以演奏远古的各种乐曲,它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能成套演奏的乐器,展示着3000年前古代音乐艺术的成就。 34年以后的1993年6月,与兽面纹铜铙出土地相距仅20米的地方又出土了铙,而且一次出土了10件,其中有9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测音的结果是,形制相同的9件可发出C、D、E、F、G共5种调的音,部分学者视为是铙成组演奏的证据,因此称之为编铙。 宁乡青铜器来自三苗部落? 从1928开始,宁乡已陆续发掘出青铜器达数千件。宁乡青铜器的来源也成为千古之谜。多年来,考古学家对此争论不休,一直无明确结论。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向桃初认为,夏商时期,汉水流域居住着一支古书上有记载的三苗部落。商朝末年,这支部落遭到商军攻击,不得不南逃。湘江干流一带,土著人遍布,南逃三苗部落不能立足,遂沿沩水进发,一直前进到今宁乡黄材镇炭河里一带,被南北西三边莽莽苍苍的大山挡住了去路。这些人一盘算,此地地形封闭,居住颇有安全感;加之山环水绕,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遂决定在此定居。他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从周围的山上挑来石头构筑房屋地基。 在此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青铜器、陶器等,青铜器据推测是逃亡时三苗部落一路带过来的。因为全国各地发掘出了许多同一时期的风格类型相似的青铜器。 整理/本报记者徐海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