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培育本土竞争力摆脱贸易结构失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0:00 光明网
●特约主持人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期嘉宾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顺差在国内,利润在欧美”恰如其分 周民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中,也谈到贸易平衡问题。这里,我们谈谈优化与提升贸易结构问题。 张燕生:目前的贸易顺差主要发生在货物贸易领域。事实上,除了1993年以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货物贸易都是顺差,但服务贸易都是逆差。在9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中储蓄和外汇双缺口的矛盾,国家实行了“奖出限入”的政策,可以说,这一政策对于缓解双缺口矛盾,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经济增长曾起到积极作用。 但目前“奖出限入”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储蓄与外汇由原来的缺口变成过剩,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势在必行。 而贸易结构出现失衡也造成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贸易摩擦有所上升,近年来我国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纠纷增多;二是带来了一定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对外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不够高,贸易顺差较大意味着实际资源的净输出,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出口本身就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 周民良:从贸易总量上看,顺差过大会导致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加大流动性过剩格局。但贸易顺差过大是否有一些非正常的因素值得调查研究。一些专家怀疑,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顺差增长74%有一定的虚假成分。对于现实中高报出口额以骗取出口退税和低报进口额以回避关税的现象,应该调查并加以制裁。 另外,尽管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进出口的主力军。 在2006年全国的出口结构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维持在58%的水平,而在1775亿美元的顺差中,由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形成的912亿美元顺差也占到51.38%.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两会期间指出的“顺差在国内,利润在欧美”的现象恰如其分。 对外资的过度优惠压制了本土企业竞争效率 张燕生:说到引进外资,必须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联系起来。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增加GDP、税收和就业成为地方政府迅速做大当地经济的主要驱动力,现有的政绩评价与考核制度也支持地方政府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而引进外资又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捷径。于是,就形成不少地方不计成本竞争性地引进外资的现象。像浙江那种注意营造市场环境,加快本地资本形成与壮大的策略被放弃,代之以营造投资环境,大幅度让利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的行为。 营造市场环境与营造投资环境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注重于培育本土的竞争力,而后者则并不代表本土竞争力的提高。尽管后者在政绩上立竿见影,但其负效应也比较明显。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营造市场环境的发展模式远远优于营造投资环境的模式。尽管营造市场环境的模式实现难度较大,培育时限较长,短期见效不易,但有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因而有必要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由片面服务于外商、以外商引领当地经济增长的思路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自主发展本地企业的思路上来,尤其是要注重发展各地的民营企业。 周民良:各地对外资的过度优惠政策,不仅使内外资企业处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压制了本土企业的竞争效率,并对当地民众生活造成冲击。比如,一些地方虽在“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基础上,实行低地价、零地价政策吸引外资,但将优惠给外资的土地征用成本转嫁到本地的商业和住宅地价中,增加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负担。两会将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 国家应该对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支持 周民良:贸易表现为商品的流动,也表现为资本的流动。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够走出去,注重对外投资,就可以减少贸易顺差,回避贸易壁垒,还可以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就近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张燕生:资本的进出如守城与攻城的关系。西方跨国公司规模庞大,能够在较长时期支付进入中国市场的攻城成本,而我国的企业大多在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的规模还较小,利润还较薄,支持企业出去攻城的基础薄弱。西方的市场相对成熟,竞争充分,在我国的企业在品牌、资本和技术等方面没有形成优势之前,进入发达国家的难度很大。走出去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应该对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周民良:的确,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国企业来说,最好的路径就是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寻求自己的定位,以便不断地做大做强。 但国际市场毕竟不同于国内市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规模、居民消费倾向、市场竞争状况、投资风险、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和劳资政策等方面做深入的了解,做好长期艰苦竞争和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不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