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硬约束缺乏导致教育投入不达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0:00 光明网
童大焕(北京媒体从业者)

  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但直到去年,4%目标仍未实现,甚至2005年的教育投入比例还不如2002年。对此,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校长纪宝成抬高“嗓门”质疑财政部门:“教育投入要达到占GDP4%的目标写进了中央全会的决定,还是决定中惟一一个数量指标。财政报告中是否可以把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写明呢?”(昨日《北京青年报》)

  由于对公共财政缺乏硬约束机制不健全,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报告被当作机密,人大审议时匆匆通过,很多人大代表“看不懂”,导致人大对财政收支缺乏应有的约束力,政府“自收自支”使行政经费过高,严重挤压了公共财政中应有的民生支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肖透露,2006年的4万亿元预算支出中,支撑国家机器运转支出1万多亿元,经济建设1万多亿元,包括科教文卫、劳动保障在内的总支出才1万亿余元,其他方面1万亿余元(《新京报》3月7日)。几千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总财政支出已经明显超过全国10多亿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总支出。

  行政支出多,公共支出少,几乎每年两会代表委员都有议论,但情况没有较大改观。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动真格”的机制。想当年,日本在二战以后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从此动了真格,科教兴国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其在不到30年时间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跃而超过美国。当时,一些官员为了筹措教育经费,几乎都要被逼得跳楼。

  我们也需要建立类似的机制。一方面,财政预算和政府的支出必须全透明。不仅对人大代表透明,还要对全社会透明。

  政府的一切支出,大到办公楼,一辆车,小到一台电脑,一餐饭,价格多少,在哪里买的,等等,都要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二是要有明确的规划和问责,任何民生项目,经过地方人大民主讨论,确定一个完成公共投入的时间表,并明确相关责任人;三是把高居不下的行政成本降下来,科学地确立政府行政支出和公共支出的合理比例,每年把这个比例的数字拿出来,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一来,那些置民生之难不顾,习惯于大手大脚挥霍公帑的官员,才会知所进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