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放日,中外媒体走进"河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2:09 燕赵都市报
本报特派记者刘彬北京报道 按照大会议程,我省代表昨天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按照大会秘书处安排,上午河北代表团的审议对中外媒体开放,许多媒体的记者早早赶来,等待采访。 前来采访的媒体包括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南华早报、香港有线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等媒体记者,还有路透社、丹麦国家电视台等国外媒体的记者。 上午10时,代表们审议结束,部分代表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 “请问河北关停小钢铁的情况怎么样?”一家国外的媒体提问。 代表回答,“河北确立了质量、品种、整合六个字的原则,整合这两个字,就是要压缩小钢铁。河北省目前的钢铁产量接近9000万吨,是中国的第一钢铁大省。从目前来看,河北省小钢铁的压缩正在稳步进行。”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有270万的贫困人口,河北在解决环京津地区贫困人口的问题上采取哪些措施?” “区域协调机制应该怎么建立,河北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记者们抢着提出一个个问题。 代表们回答,长期以来,河北为保证京津的繁荣和稳定做了大量工作。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从长远来看,是河北省面临的难得机遇。今后,河北省将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分工协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我为主,顺势而为,推进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代表们也对如何改变京津对周围地区的“虹吸”现象、建立京津冀高层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1小时40分钟后,集体采访结束,记者们仍意犹未尽,围住我省的代表,继续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