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经济实力 甘肃排30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1:13 西部商报

  本报记者 郭涛 丁炜娜 实习生 张家军 杨勇 为您报道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昨日在京发布,上海、北京、广东位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前三甲,我省处于第30位。

  知识经济最强产业经济最弱

  据了解,整个评价体系包括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和184个四级指标,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8个二级指标中,甘肃只有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在全国第八位,较2004年相比,排位上升了7位,其中,在教育竞争力方面,排全国第五位。而其他指标均处于全国最后几位。其中最劣势指标为产业经济、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名都是全国最后1位。其他指标排名分别为:发展环境指标排名全国第26位,较2004年下降9位,成为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标;发展水平排在30位;可持续发展指标排在28位,较2004年上升2位;政府作用指标排在30位,较2004年下降3位。

  甘肃应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

  蓝皮书分析认为,从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和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比较来看,大多数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升降与产业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升降基本同步,因此,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产业经济竞争力这一关键指标。蓝皮书对甘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促进旅游、高新产业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加强生态建设,建立财政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和偿还机制,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等。

  原因分析

  “三产”结构不合理

  省社科院专家刘伯霞就全省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十五”期间,甘肃省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全国相比,我省“三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增长速度差距大。对此,刘伯霞提出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思路:“降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和旅游业,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优势,稳步提高其就业比重和增加值比重。”

  对部分行业依赖性过大

  省社科院专家王丹宇分析了2006年甘肃省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财政收入对部分行业、部分税种的依赖性过强。以石油加工企业为例,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庆阳炼油化工公司及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三个企业,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与国内原油和成品油及成品油价格持续倒挂的影响,亏损额大幅上升。导致甘肃省利润增幅下降,同时企业所得税增幅下降。”

  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常红军对我省金融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强为甘肃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甘肃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加快企业改制和上市工作,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另外,大力发展甘肃省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兰州市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加快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改革。”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