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改善民生就要限制行政经费过快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0:00 光明网
杨东平

  改善民生、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另一个思路,就是限制、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下决心将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

  本届两会突出的变化和特点,是提案和议题聚焦于民生,就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房价、教育、社保、医疗、垄断行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更大程度地体现和表达了民心民意。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对决策的影响。

  就目前看到的报道,代表、委员关注民生的主要思路,是就各行各业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改善、改革的意见。

  不难看到,在这些热点难点背后都有一个基本问题,即社会公共品的匮乏,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然而,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保、文化等经费低位徘徊的情况相反,政府行政经费却不受制约地急剧增长,可谓触目惊心。

  去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即就此发表强烈意见,称我国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据介绍,1978年,我国的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4.71%,而2003年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费占30.6%,社会文教费占26.2%,行政经费上升为19.03%.从1995年—2003年,社会文教经费年平均增长17.4%,8年提高了不到1个百分点。行政经费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21.4%,8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3年,行政经费共增长了1923亿元,年均增长23%,大大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与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相比,其他国家的这个比重,日本是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法国为6.5%、加拿大为7.1%、美国为9.9%.由于行政管理经费增长缺乏规范和制约,一些党政机关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导致许多地方的财政不管怎么增长,都有可能被吃净花光。”在有些地方,党政机关带头建豪华办公楼、大吃大喝、大量出国“考察”、“培训”、公车泛滥,不仅极大地增加了行政经费,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有些国企、学校、

医院等上行下效,助长全社会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风气,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数字是,仅2005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公车消费3000亿元、公款吃喝2000亿元、公款考察旅游1000亿元,三项合计600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可见,改善民生、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另一个思路,就是限制、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下决心将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本届政府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这不是提一个口号,表一个态,而是需要像减排温室气体那样,确定一个看得见的行政目标——例如每年减少2个百分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行政经费控制在10%以内——向全社会公布并切实履行。

  我国的行政经费之所以增长过快,关键在于缺乏制度建设和制度约束。人大、政协会议是监督、限制政府行为的法定机构,应当有效地履行并强化这一法定功能。因为解决各种具体的民生问题,还有很多时间、很多会议可以讨论;但对政府年度行政经费的监督、审核、批准与否,这是一个最合适场合,也是一次极宝贵的机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