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希拉克的“新戴高乐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09:54 国际在线

  作者:俞力工

  本月11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将不参加4月22日的总统竞选。此后,评论界纷纷对他的是非功过评头论足,兴趣之浓厚似乎还超过对总统选战的关注。

  希拉克的“新戴高乐主义”

  1997年,即希拉克上任总统职位的两年后,笔者在《希拉克的“新戴高乐主义”》一文中即列举过他的上任“三把火”,诸如:率先主张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动用外科手术解决波斯尼亚纷争;恢复核试爆;建议由法国向中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伞;建议把英、法的核子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中西欧的核军备;为加强作战力量将法国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建议欧洲联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以应付紧急情况;力主加强西欧防御联盟(WEU,欧洲人自建的联防组织)的职能,以逐步取代北约组织;呼吁改变欧洲联盟这一“政治大集团,军事侏儒”的局面;建议北约组织设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南翼指挥部由一欧洲人担任指挥官;建议北约组织与俄罗斯签订条约并举行政策联席会议。。。。这一切说明,希拉克的近期目标在于让北约组织继续存在,但美国最终得退守大西洋的西北部,而大西洋的东北部事物则由欧洲国家自行管理。这种新的“欧人治欧”的策略与“老戴高乐主义”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戴高乐企图一举甩开北约组织与美国;而希拉克则设法把北约组织逐步欧洲化,然后再甩开北约组织与美国。

  如今,事隔十年,当是不难对上述主张的结果做一客观评估。首先,“把英、法的核子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中西欧的核军备”的倡议,英国根本不加理睬;“由法国向中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伞”的建议,也不见任何国家附议;“加强西欧防御联盟”的构想更是早已胎死腹中;有关改变“政治大集团,军事侏儒”的呼吁,迄今还停留在口号层次;建议“北约组织设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南翼指挥部由一欧洲人担任指挥官”一事,美国早就冷冷地加以拒绝;“将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与“核试爆”毕竟纯属内政问题,因此也是希拉克唯一的,有始有终、顺利完成的,两件内政大事。

  令人尴尬的南斯拉夫战争

  至于南斯拉夫问题,希拉克之设想采取强硬手段,原因之一是受到美国媒体宣传所左右。彼时,主流媒体对塞尔维亚一方的不利、不实报道,铺天盖地、蜂拥而至,自然也使法国政府产生强烈的反塞尔维亚情绪;其次是德国统一之后便与奥地利一道,对南斯拉夫的分离主义活动指手画脚、变相鼓励。德、奥与塞尔维亚之间,历史上芥蒂甚多,八、九十年代之交,便趁共产集团土崩瓦解之机,对南斯拉夫落井下石,于是又影响到欧洲联盟的集体行动。此外,当然也不能排除希拉克的个人因素。希拉克的粗线条作风早在60年代就有庞皮杜总统讥讽为“推土机”。自他就任总统以来,核试爆、排斥党内对手、贸然对《欧洲宪章》进行公投、叫欧盟新成员“闭嘴”等等,都表现出他的独特颟顸个性。然而就希拉克的“新戴高乐主义”而言,他认为后冷战时期需要建立的是个符合地理意义、在全球范围举足轻重的大欧洲。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要有一个平和的俄罗斯的配合;必须排除美国的干预;必须中止美国的欧洲代理人,即英国的干扰;必须把德国这经济大国约束在欧洲联盟的框架内。基于此信念,同时为了显示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便抢先提出了“对南斯拉夫政府采取强硬手段”。如此一来,美国则正中下怀,随即于1999年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驱使为不受国际法约束的作战机器,向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