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生命之水”的尊严保卫河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08:47 国际在线

  作者:晓宇

  河流在,地球上的淡水就在循环之中。河流死了,留给生命的就是干涸,河流如血。

  第15个世界水日,我们凝视河流,就如凝视人类的命运。我们对河流的热爱,源于人类的血脉,地球上几乎每一个伟岸的民族,都有大河相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地球上只要是被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都被索取得最为残酷,都被污染得最严重。

  当人类能够在太空中回眸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上的水正处在看得见的危机中。人类进行空间探测,外星之上的一滴水的发现,会让我们欣喜若狂,但如今地球上每一滴看得见的水,都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泪水。

  在这个地球上,河流是看得见的水的忧伤,海枯石烂,正好见证伤痕累累。

  世界水日来临的前夕,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在瑞士发布了《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列举了面临最严重干涸威胁的10条大河:亚洲的湄公河、萨尔温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

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

  报告称,气候变暖、污染等是使这些世界主要河流面临干涸危险的主要因素。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项目负责人杰米·皮托克说,各国政府应把河流和湿地的保护看作是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经济成就的一部分,应重点研究如何避免农业和工业用水的浪费。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盖正在缓慢地消融。1950年,全球人均淡水储量17000立方米,1999年,人均淡水储量降至7300立方米,全球1/3的人口生活在几近水荒之中;从1975年到1999年,地球平均温度从摄氏13.94度上升到摄氏14.35度,从1866年开始记录以来,最温暖的23年都出现在1975年后,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大规模工业化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处世界85%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的时代,中国的资源、环境矛盾在水资源方面表现为: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淡水占15%,万元GDP用水量为399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这些先进国家的8倍,如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相当于先进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

  这些毫无忌惮并赤裸裸地演变成中国河流之痛:水污染物排放居世界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与人民生活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三大水系,黄河,淮河,长江,无一不被污染,无一不在呻吟。黄河断流,辽河断流,湘江断流,十年治淮,反复污染,淮河几成死魂灵。以2005年11月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为标志,之后短短的5个月时间内,中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其中有至少6起重大河流污染事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我国淮河、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经超过100%,远远超过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

  中国的每一条河流,都无往不在枷锁与负重之中;每一条河流,流的都是她自己的泪水与伤痕。没有写过河流的诗人不算诗人,但如今诗人怕只能将“黄河之水天上来”写成“白发三千丈”。第15个世界水日,“应对水短缺”,春雨如油,江声呜咽,听取近在耳边的忧患。

  从今天起,请以“生命之水”的尊严与名义,保卫河流。

  来源:潇湘晨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