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与遗传变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4:41 南方周末

  □姬十三

  近年来对孤独症的研究非常热门,科学家从心理学、行为学、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多种角度对这一病症展开研究。最近的两项研究则揭示了孤独症与遗传缺陷可能的联系。

  “好像突然之间,孤独症和相关病症的案例急速增加,并且没有人能提出合理的解释。”去年5月15日出刊的《时代》杂志的封面文章《探秘孤独症患者心智》曾这样写道。这也许只是因为评鉴标准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人们急于知道答案,大量研究迅速涌入这个领域———翻查近期的顶级学术杂志,孤独症的身影随处可见。

  3月13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耶鲁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的论文,他们报道了两个可能与孤独症相关的基因:一个与神经递质谷氨酸相关的基因(neurexin1),以及一个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而三天后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来自纽约冷泉港实验室的论文则认为,自发产生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会增加人们罹患孤独症的风险。这些突变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影响不同的基因,这意味着,尽管不同的孤独症患者拥有近似的症状,但在背后起作用的,可能是不同的遗传缺陷。

  这两项研究均属于2002年启动的孤独症基因组计划,当时,由一个非赢利组织“孤独症如是说(AutismSpeaks)”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超过50个机构的120名以上的科学家决定通力合作,共享他们收集的样本、数据和技术,试图找到孤独症易感基因。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和研究,是因为孤独症已经被认为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难以学会说话,沟通障碍,不爱搭理人,是大多数人对孤独症患者的印象,这种病症常在10岁以下的孩童身上发现,严重者在成年后依然存在社交困难,他们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就像被施了魔咒,被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逃脱。以前的研究认为,大约有0.4%的人患有孤独症,但是,新的计算方法将艾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yndrome)等类似的病症归为泛孤独症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s,ASDs),这些病症患者未必有语言障碍,却一样遭遇社交困难的尴尬。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和艾斯伯格症候群等类似疾病实际上是一类复杂病症的多个层面。去年6月14日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认为,可能有超过1%的人患有泛孤独症障碍。

  狭义上的孤独症的发现可追溯到1938年。当时,美国精神科医生LeoKanner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出现非常诡异的症状:他似乎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不能与人正常对话,却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就能背诵《圣经》23节以及美国历届正副总统的名字,并迷恋于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后来,Kanner又陆续观察到10例类似的孩子,1943年他报道了这一病症。而1944年,奥地利儿科医生HansAsperger报道了艾斯伯格症候群———这些孩童社交能力笨拙,有怪异的执着行为,但是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显得相当聪明。的确,在泛孤独症障碍患者中,有10%拥有特殊的才能,他们被称为白痴学者,常常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或出色的艺术创造力———这个比例远高于一般的智能障碍者。

  近年来,对孤独症的研究非常热门,科学家从心理学、行为学、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多种角度对这一病症展开研究,出现了许多理论,例如有学说认为孤独症可能与MMR疫苗注射有关,而新鲜的镜像神经元假说则认为孤独症可能源于脑内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异常。

  不过,去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的一篇评论认为,应该放弃寻找孤独症的单一解释,这一复杂病症需要从基因、行为和神经认知等多个层面来综合研究。伦敦国王学院的这位作者写道,如果不同特征的孤独症是由不同的基因引起,并且关系到不同的脑区,又与不同类型的认知损伤有关,那么在治疗上,也应当施以不同的方法。按照他的观点,孤独症基因组计划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