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研究解聘”是权大者的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02:50 中国青年报

  邹云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内争升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发信痛斥原系主任张鸣,透露张鸣为了让一名同事评上教授“跳出来,拍着桌子站起来,打断院长的谈话,冲着所有的评委大吼”,并称其企图利用媒体炒作所谓的“官僚教育体制”来扰乱正常干部任免秩序。而据了解,在免去张鸣系主任职务后,考虑张鸣的言行,学校正研究与其解聘。(《新民晚报》3月21日)

  人大的院长与系主任,互发公开信打嘴仗,引起了人们对于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只要他们“争也君子”,这样的争论社会是欢迎的。其体现了“五四”以来文人所强调的“由勇于私斗变为勇于公战”的精神,我期待着这样的嘴仗深入下去。但此时,我发现有人手拿权杖,断喝一声“研究解聘”,令我等冷汗直出——人性的弱点经权力的放大镜完全体现出来了,岂不知在这样的争论之时,祭出“解聘”的法器,不仅让旁观者感到不公正,其实也违背了劳动保护的基本法理。

  既然争论的双方都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在涉及劳动保护方面也应该有些国际视野,比如德国规定了一个《解雇保护法》,其中规定了员工为寻求公正待遇而抗争时,享有不受解雇威胁的特殊保护措施:对负有维护雇员和劳工权益任务的雇员代表,予以特殊的解雇保护(特定期间内非经法院许可不得解雇)。而张鸣所关注的正是其部门职工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应视其为职工代表,其刚刚说了两句,上司立即声言“研究解聘”,真有点让人心寒。

  也许张鸣维权的方式有问题,但他始终是为权利而斗争,堂堂的高等学府为何不能容忍呢?也许有人不习惯于张鸣的方式,但是我想,在学府里开一下勇于公战,而不是私下交锋的风气也好,这样才能“由恩怨之私变为是非之公”,让公众在两人的争论中也得到教益。而此时拿出“研究解聘”的令牌,给人一种“以是非之公报恩怨之私”的感觉——权大者胜出!

  本来对于此事我的理解是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双方都不容易,但是“研究解聘”的话一出,强者之强势,弱者之无奈,顿时让我有着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强者自可以在其一方天地里操纵权柄,但是人心中的一杆秤却已经本能地向弱者倾斜了。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