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搬迁”引发五大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11:00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猜想一:

  一中、六中、八中要“分家”?

  2006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联合招生,实行均衡派位和交流三校老师以达到生源和师资的均衡,但随着合肥一中迁往滨湖新区,“铁三角”联盟今年能否继续,这成了很多人心头的一个问号。

  3月20日合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的关于三校迁址办学工作的方案中提到,今年秋季招生,合肥一中与六中、八中同时作为第一批次,其中合肥六中、八中实行联合招生。不过,记者昨天就此向教育部门详细了解时,工作人员表示此方案可能会有所调整。

  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今年招生该往何处去?一部分观点认为六中和八中联合招生的可能性更大,合肥一中不参加联招。省城一所高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三校应该属于同一批次招生,但是一中招生数量太大,如果均衡派位,其他两校不一定能承受如此众多的生源。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寄宿而放弃报考一中,联合招生将无法兼顾这一部分学生的意愿。此外,一中将新招很多新老师,三校的师资也不好分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能排除三校联招的可能性,像寄宿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调剂解决。

  猜想二:

  实验学校“接管”师范附校?

  随着合肥师范附校的搬迁,即将升入一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如何入学成了学区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猜测会不会让附近的合肥实验学校“接管”。

  其实,家长们的猜测不无道理。根据《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06~2010)》,教育部门建议将合肥实验学校整建制迁入合肥师范附校原校址办学。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一直以来,实验学校的小学都是五年制,与现行的教学模式有所差别。所以,直接“接管”是否会实行还是未知数。采访中,有关人士表示如果重新调整实验学校的教学模式,那么接管的可能性很大。

  猜想三:

  原46中学区划归45中?

  和合肥师范附校的情况一样,合肥46中迁走后,原学区的学生马上面临重新选择学校的难题,而目前最多的猜想就是全部划归45中。

  对此,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46中学区的学生全部划归45中可能性不大。46中原来的生源主要来自合肥市永红路小学、长江路第二小学、舒城路小学、合肥师范附小,这部分学生如果全部进入45中,加上45中本校学区的学生,将可能超过45中的招生承受能力。

  目前教育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正在对各学区内的生源情况进行登记,估计具体的学区规划要到4月份才能出台。

  猜想四:

  采取分散式入学方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合肥45中还是实验学校,想整体接收一个学区都较困难。种种迹象显示,采取分散式的入学方式可行性更好。所谓分散式就是部分原46中学区的学生如果愿意,可以选择择校到46中新校址入学;庐阳区在重新划分学区时则将46中和合肥师范附校的原部分学区划分到45中,还有部分划分到实验学校或者其他中学。

  究竟学区该如何划分,教育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分散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今年46中有部分名额是面向全市招生的,届时原学区的学生也可以报名前往。此外,分散入学也不至于令某一所学校压力过大,有利于长远发展。

  猜想五:

  老师要内部“分家”?

  除了学区划分外,师资如何分配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是将大多数老师一起迁往新校,还是让新招聘的老师到新校教学?对此,几所学校都表示新校建立后将采取新老教师搭配,而原校两个年级则不会改变其已有的教学和师资结构。

  合肥46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新学年开学后,现任初三年级的老师们将重新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这部分老师包括46中和合肥师范附校所有现任的初三老师,加上部分新招聘的老师,应该说基本可以满足新校的需求,没有必要调动原校中两个年级的老师,所以在师资配置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本报记者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