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艰苦奋斗是个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00:37 红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告诫中共各级官员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评论员文章,对“三个意识”进行详细解读,细致阐述了“三个意识”(据3月23日人民网)。

  然而,私下里却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小生产的产物,是无可奈何而为之,没能耐的表现。”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讲艰苦奋斗,就是要大力弘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强化精神动力,引导人们奋斗不息而不是停止不前,永葆政治本色而不是逊色,理性消费而不是铺张浪费,过紧日子而不是过苦日子。因此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论是对集体或是个人,历来都是个大智慧。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大力弘扬“三个意识”,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是“指南针”。艰苦奋斗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崛起时期,“十一五”的头一年首战告捷,尽管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GDP翻两番的目标,但是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还比较高,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相当大,能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电荒”、“水荒”、“煤荒”、“油荒”和“气荒”几乎同时出现,“能源占有”与“能源使用”的安全正考验着中国政府。因此,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同样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艰苦奋斗是“防腐剂”。“艰苦奋斗是传家宝,革命建设都丢不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首歌曾经这样唱道。五十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成就、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实现重大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来告诫全党同志,使共产党在“进京赶考”中拿到了合格证,并赢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今天,胡总书记重新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必须肯定,当前党的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政治坚定,敬业尽责,严于律己,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不思进取,精神不振,患得患失,庸碌无为;有的理想信念淡化,革命意志衰退,聚敛钱财,挥霍浪费,追求享乐;有的心态急躁,作风漂浮,追名逐利,报喜藏忧,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以权谋私,与兵争利;有的政治变节,道德沦丧,腐化堕落。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高度警觉,切实加以解决,就会损害党的形象,涣散党心军心民心,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纠正和防范这些问题,艰苦奋斗无疑是一剂治病救人的猛药,可以使人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

  艰苦奋斗是“聚宝盆”。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个人进步靠什么?历史与现实给出的答案皆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中共的86年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可以说,中共正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没有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没有党的兴旺发达。“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延安精神”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人们,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通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骄不躁才能够实现,其他别无良方。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各级官员来说,很重要的是用好钱财,珍惜民力。那种拿公家的钱不当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花白不花的行为是腐败的;那种行则前呼后拥,出则车水马龙,动辄挥霍公款的现象是可耻的。

  艰苦奋斗还是“助推器”。“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部中华民族解放史,一部改革开放奋斗史都在意味深长启迪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人生精神支柱,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全国人民身上都要有一股子勃勃生气、昂昂志气和铮铮锐气,切实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精、气、神”来。如不紧紧抓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关键,一切努力都将会打折扣,是苍白的,甚至是徒劳的。

  但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尚,能够尽早回归,发扬光大。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