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福建东山清明“先祭谷公再祭祖宗”成风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00: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三月二十三日电题:闽东山县“先祭谷公 再祭祖宗”成风俗

  中新社记者黄翔

  在福建沿海,有一道三十多公里长的“绿色长城”,这是谷文昌任职东山县期间的成就之一。他带领全县军民植树、治沙、引水,改造恶劣的生态环境。历时十多年,成功地治理了风沙灾害,绿化了全县四百多座山头,三万多亩沙滩,终于使东山岛成为“海上绿洲”。

  一九五0年,谷文昌随军南下,途中接上级任命,赴东山岛任职。当时的东山岛,一年四季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肆虐,再加上解放前夕岛上四千七百多青壮年被抓壮丁去了台湾,岛上百姓无法求生,时常渡海逃荒。

  谷文昌到任后,不仅带领百姓植树造林,更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将去台人员家属的称谓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妥善处理“大炼钢铁”等问题,使东山老百姓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实惠。

  “东山苍苍,闽海茫茫;谷公之风,山高水长。”二十三日下午举行的以谷文昌事迹为原型的影片《公仆》观后座谈会上,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唐国忠如是说。

  上任才八个多月的现任东山县委书记王毅群说,一直久仰谷书记的大名,通过观看电影《公仆》并与当时在谷文昌身边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干部群众的交流,“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受鞭策”。

  据王毅群介绍,东山岛一年里有一百五十天以上的六级风天气,谷文昌上任时的东山岛,流行着一首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涝;一年四季,季季都有灾”,老百姓苦不堪言。谷文昌带领全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为东山人民造福。即使在“文革”逆境中,他被下放到宁化,仍然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产,使粮食亩产超过八百斤,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谷满仓”。

  正因为此,东山百姓一直崇敬和怀念谷文昌。文革时期,他们借批判为名保护他;谷文昌调离东山后,他们还一直保持联系;九十年代,他们把谷文昌的骨灰移到东山,还组织捐款为谷文昌建纪念碑、纪念雕塑,每年清明都自发到陵园祭拜,“先祭谷公,再祭祖宗”成为当地民间新风俗。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