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游苏谢均表示若当选不向美承诺“四不一没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14:43 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为应对民进党内提名竞争,执政党的三位“天王”日前通过“台湾社”所举办的辩论会已展开了先期的热身,虽说重点只是绿营内部消费,但一定程度上它依旧可能制约二○○八执政党候选人的风貌。特别是主办单位所主导设定的议题相当值得注意,这些议题所塑造的“政治正确”,可预见在未来将束缚住任何可能出线的绿营候选人。

  社论说,一般而言,政见辩论大抵会围绕在两个主轴上,一个是形象,另一个则是议题。这次辩论也不例外,由于游苏谢三人形象相当,在基本问题的立场上也不会有太大歧异,要在他们三人之间寻找差异确实不易,这使得辩论焦距会有怎样的落点相当耐人寻味。结果形象主轴的焦距竟是落在“逼宫说”的上面,游硬说当初有所谓“苏马会要协商陈水扁下台与下台机制”的这档事,苏当然否认,但游硬是把“愿接受天谴”、“一起到庙里”的这种狠话都搬出来了,这么一来就从原本只是立场表述的争议,跳到事实认定的争议上了。事实真相只会有一个,扁本人虽有意替苏澄清,但若游硬拗到底,加上吕还在一旁倡议要成立什么真调会,看样子这个争议怕是还会延烧下去,成为绿营内部炒作的议题。

  社论指出,讲实在话,倒带到去年的九月间,一方面扁嫂面临“公务机要费”案的起诉,另一方面又有红衫军的动员,不要说扁本人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连苏贞昌都承受是否要辞职的危机,那时节的氛围不是现时所能比拟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时苏既未启动苏马会、也未向扁提出辞职,如今把苏当时的危机处理定位为“逼宫”,真的是太沉重了!民进党的鹰派成天嘴不离“去封建”、“去中国”,不知对“逼宫”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封建语言为何用得这么自然?民进党的“天王”们够聪明话就适可而止,继续陷入这种无聊的争执,除了抬高陈水扁在未来大选中的影响力之外,找不出其它更崇高的意义。

  社论接着说,议题的落点同样也很有趣,它只锁定在对“宪法一中”的澄清与对“四不一没有”的表态上。“宪法一中”想也知道就是冲着谢长廷来的,而从一开始谢长廷对“宪法一中”的论述,一直都只是在对现状的描述而非其立场主张,试问如果现状不是“宪法一中”,那民进党又何必提什么“修宪制宪”呢?但显然在目前绿营中仅只是“务实的描述现状”都不被容许,谢长廷看样子未来还是会被“宪法一中”的议题持续纠缠,为他从未主张过的立场做澄清,所以这次也绝不会是他最后一次做澄清。

  至于“四不一没有”的表态就更有趣了,提问人问的是当选“总统”后,是否会向美方承诺、重述“四不一没有”?结果游苏谢三人口径一致,都表态将“不会承诺”,只不过强度各有不同罢了。这倒是传达了一个挺重要的讯息:绿营对“四不一没有”的容忍,似乎是想止于扁的这一任期内了,这一点显然与美方的认定有相当差距。要知道扁任内一直没放弃过要摆脱“四不一没有”的纠缠,但美国政府在这个议题上的紧箍咒可也从未放松过,逼得日前扁才说过“四要一没有”,就得马上澄清其不违“四不”,而美方也一直不厌其烦如念经般的不断复诵“四不一没有”,显然美国政府始终认真对待此一承诺,也从不认为此一承诺只对扁有效。如今“三大天王”都表态不再承接此一“承诺”,也等于表态不再认这笔帐,那可是全新的状况了,美方未来会有什么反应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确知这绝不会是唯一的一次表态机会,未来几位天王还是会被重复的追问,而要美方就这么轻易在“四不一没有”的底在线大幅撤退恐怕也不容易,这个课题会在大选中怎么发酵,真的很值得注意。

  社论最后说,可以理解,对一个强调意识形态的政党而言,竞争党内提名一向是“立场”盖过“政见”的,本来游苏谢三人都做过“行政院长”,都应有值得他们引以为傲的“政绩”去标榜,但在这场辩论中,这一切好像都无关宏旨,重点还是集中在检验他们对扁的忠诚度以及绿色意识形态的纯度上。好在这只是第一场辩论,这两组指标会不会发展成“四大天王”何人会出线的唯一标准,在接下来这两个月,倒是可以静待民进党与绿“天王”们将提供给我们怎样的答案。

  (驿雨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