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方案民意不能缺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00:17 红网

  备受关注的医改新方案正在加快出笼的步伐。据报道,由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知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等6家研究机构制定的6份医改备选方案,将在4月底汇总上交。(3月25日《广州日报》)

  由于存在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医改最终方案迟迟未能露面。在这种情况下,为集思广益、保证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独立、平行的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参与制定医改方案。多家海内外研究机构参与,从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上看,这无疑是一个创新。医改协调小组的用意是希望通过这种开放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我们丝毫不怀疑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水平和能力。然而,笔者想说的是,医疗改革与每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高居“庙堂”,是否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的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的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

  倘若一味由相关部门、专家学者联手“操办”、“闭门造车”,不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讨论,不广泛听取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不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承受能力,到时医改新方案就很可能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影响到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

  旧的医改方案就因没过民意关,最终导致了今天这种严重后果,这是一个沉痛教训。我们绝不能让新的医改方案在几年后又落得百孔千疮,甚至再来一句“医改基本不成功”而推倒重来。多年来对于“不成功的医改”,老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再经不起“不成功”的折腾。

  从立法的层面看,在纷繁复杂性的现代社会,仅靠政府部门、专家的立法已经越来越难充分反映公众意愿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通过充分参与而形成的法律,不仅能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提高法律的实效性,而且还能培育公众自学遵守法律的观念。立法如此,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医改方案更是如此,只有经过民主程序的方案,才会得到群众最广泛的支持。

  由此说来,即将出手的6份医改备选方案,都应全盘透明,彻底向社会公示,在更广泛的人群内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集思广益,力争提高新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方案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能够符合群众意愿,更能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

  而且,让民众参与,征集民意,也不能是程序性的,而必须是实质性的。应该是一个反复博弈、反复修改、反复磨合,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最后达成一致的过程。这样最终出台的医改新方案才能更符合最多人群的利益,确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稿源:红网 作者:吴仁寿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