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04:04 现代快报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江苏路25号,老吴家的花园洋房

  ▲“5-4”处现为花园,规划将建一座仿民国建筑

  快报制图

  沈明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我搬?
88岁的郭老太太在院子里听收音机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

  《物权法》颁布后南京出现第一个拆迁“难题”,老人手拿《物权法》质疑———

  保护民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

  “这是《物权法》面世后南京的第一个拆迁‘难题’”,昨天,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改造项目传出新闻:江苏路25号(颐和路12地块之一)的房主吴维成,面对拆迁部门“迁”出的要求说“不”。吴维成说,不是我不愿意搬,我是怕我走了,宅子在保护不力的情况下会慢慢地死去,“而且,现在已有规划要在院子里建楼,会破坏风貌”。

  59岁的吴维成相信自己“不搬迁”的要求会得到尊重,原因就是他认为刚刚公布不久的《物权法》给他撑着腰。

  同时,记者了解到,眼下,改造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各个城市风行,但是否留住建筑的原主人,让街区的生活方式、市井文化也同时流传、保护下来,却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一大争议。

  而在这种背景下,吴维成的要求,似乎更值得解剖。

  下午的阳光很好,睡完午觉,88岁的郭老太太走下楼,照常到院子里散步。她的眼睛不好,平时不大走到大门外面去,在自家的院子生活了几十年,角角落落都熟悉,楼上楼下、花园里,都无需人搀扶。

  昨天,公馆的主人吴维成和他的母亲郭老太太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记者。

  江苏路25号,这是一幢民国时期建的花园洋房,在寸土寸金的市区,这样的房子属于“不可复制”的珍品。而发生在老房子里的故事,细细读来,就是一部近现代史。

  与颐和路一带很多神秘的公馆一样,平时,江苏路25号的铁门是紧闭的。然而,令人感到刺目的是,水泥门柱上写了个红色的“迁”字———颐和路12地块规划中,这里被划进了开发区域。

  大门在身后关上,也将外界的纷扰吵闹关在门外。虽是临街,院落里却静谧安详。郭老太太的儿子吴维成指着几株树给记者看:雪松、梧桐都是当年祖父亲手栽下的,跟房子同龄。

  早在1929年,《首都计划》将颐和路、江苏路一带规划为新住宅区,一时高官名流蜂拥,纷纷在此落户。当时的规模是花园洋房9265幢,宫殿式官邸25幢,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馆”。吴家也在其中。

  吴维成的祖父吴光杰,在德国柏林炮兵学校读了8年书,后来又任国民政府驻德大使馆武官。他也是颇有名气的军事教育家,翻译著写了多部军事著作。吴维成说,这处私宅就是祖父用稿费盖起来的。1930年,祖父足足花了16000块大洋,买了这里的一亩多地,建造了这座小楼。

  记者看到,院子里的主体建筑是一幢3层小楼,据说外形与吴光杰在德国居住的房子一模一样,回国时他特意向设计师要了图纸。青色砖,梯形的屋顶坡度极陡,方方正正的小楼,西南角建成了六边形,稳重而又灵动。为了安全,窗子上有红色的铁格子栅栏。据说,这些铁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而地板、楼梯也漆成鲜艳的红色,木材是美国进口的杨松,70多年了,踩上去都听不见吱吱的声响。

  在浴室里,还放着一个别致的浴缸。白色的釉面有些旧,外面敲一敲才发现是铸铁的。吴维成说,这浴缸是祖父当年留下来的,也是屋子里唯一保留下来的家具。其余的,全都在辗转中丢失散落,不知所终了。

  民国武官 花巨资买下一亩多宅基地

  小楼的住客,换了好几拨:

  建好才一年多,日本人攻进南京城,吴光杰去了重庆后方。吴家的宅子倒并未荒掉,被汪伪政府的宣传部长林柏生看中,他搬了进来。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汉奸林柏生被枪毙,吴家人才又回到了这处宅子。

  但这次,也没能住上几年。1948年,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吴光杰带着房契去了台湾。解放后,这里就被军管会接管了。“后来又住过好多人。”吴维成说,1978年,姑父徐修惠回国参与三峡工程规划,姑母吴世珊一同回国,来南京寻找老房子。这里当时还住了六户人家,全是省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楼上住着一名厅级领导,楼下还有名处长。

  1980年,经国务院落实侨务政策批准,江苏省政府将江苏路25号住宅全部发还给了吴维成的父亲吴世武。

  岁月变迁 小楼里住客换了一拨又一拨

  江苏路25号的房子,父亲住的时间很少。

  早在祖父去台湾的时候,父亲吴世武一直跟随张治中将军,受国共合作思想影响很深的他没有走,而是留在酒泉带领7000多人,参加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酒泉起义,对和平解放酒泉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来,父亲回到南京,一家人就住在绒庄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样“复杂”的家庭背景,那么多的海外关系,十年动乱里,吴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吴维成和四个兄弟姐妹,以及母亲都曾下放到农村。“如果不是姑母回来,我们都不知道在这儿,我们家还有幢小楼,父亲也从来不讲。”吴维成说。

  为了办房子手续,吴家特意去了台湾,终于找到了当年祖父带走的那份房契。在2000年新换的房产证、土地证上,记者看到,上面清楚写着住宅使用权面积:1044.7平方米———这也是颐和路12号地块唯一一家有齐全的房产证、土地证的民国公馆。

  政府归还 小楼是唯一有房产证的公馆

  记者看到,老房子维护得相当不错。郭老太太说,这是因为丈夫不让乱动,所以老房子跟70多年前的样子差不多。

  吴维成指着门口说,房子刚发还的时候,一楼门厅外的平台全都用砖堵上了。父亲带着他们兄弟将砖清掉,又在院子里种上了枇杷、桃花、芭蕉,“以前这儿就是花园洋房———没有花园,那还像什么样子?”

  老房子毕竟有老化的部分。有人劝父亲,外面刷上水泥吧,结实又好看。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水泥房子是最流行的;后来,又有人劝:安上铝合金窗吧。对此,父亲一概不允,甚至连墙上多钉颗钉子都不让。以致这么多年来,除了一楼饭厅被之前住的人家隔成了两间外,其余格局竟丝毫没有变化。

  老房子的维护代价也不小。就拿顶上的瓦来说吧,全是青黛色的小瓦,而且每片都有个孔,用钢丝拴在梁上。每过几年,就要把一块块瓦掀起来,换衬在下面的油毡布。简单一点的,就是粉刷、油漆。

  从八十年代住进来以后,三次大的维修算下来,差不多已经花了近百万元。

  保护建筑 “不能乱钉一颗钉”成了家规

  门口柱子上的“迁”深深刺痛了吴家人的心。更让他们担忧的是:在目前出台的规划中,要建9座仿民国建筑,其中有一幢,竟然就在吴家的院子里———现在桃花盛开的小花园,可能即将变身为一幢3层楼高的建筑。

  “我们这儿本来就是花园洋房啊,你看看现在这一带哪还有这样的建筑了。”吴维成很痛心。据了解,江苏路上昔日的花园洋房,目前大多已沦为大杂院,还有花园、保有老模样的民国公馆只有江苏路73号和25号了。

  吴维成的担忧不无道理。

  紧邻着吴家的,就是被称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薛岳的公馆。那里被评定为一级一类保护民国建筑,吴家属于一级二类。虽然薛岳的名声更响,但从建筑本身来看,薛公馆或许原本气势不凡,现在却只是一幢灰灰的水泥建筑,墙上剥落处隐隐露出残破的红砖,民国风情荡然无存。

  而吴家,基本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老宅子在吴家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一种象征,甚至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前老围墙拆下来的铁构件,吴维成都还保留着,他期望着,有一天连那堵围墙,也恢复原来的模样。

  不愿搬家

  小楼已融入吴家人生命

  [房主态度坚决]

  我不迁走

  更不准在院中盖楼

  老先生昨天手举着《物权法》告诉记者,《物权法》第四条明确提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吴维成称,他家的祖宅是有两证的,属于物权法保护的范围,拆迁单位如果强行让他们迁走,很显然是侵犯了他们全家的权利。“虽然现在《物权法》还没有生效,但各地已经按照《物权法》的精神在处理拆迁等事宜了。”吴维成说。

  吴维成还告诉记者,开发单位把自家的住宅收回,更改了用途去谋取效益,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会对建筑的内部带来破坏,自己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至于要在花园中新建一处民国风格的小楼,“我绝不同意,这破坏了当年的院落风格。”

  [规划部门表态]

  尚在公示

  可以参考不同意见

  南京市规划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插建9幢仿民国建筑,确实是地块改造规划公示的内容,但目前尚处于公示阶段。“市民不同的意见,将成为规划局审批该规划、并确定是否要建的重要参考。”

  “颐和路公馆区属于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模式有很多种,也一直存在争议。”南京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物保护专家昨天向记者表示,留住老住户,对建筑进行修缮,通过活态将当年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完整地表现出来,传承下来,这是最佳的保护模式。

  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不迁移老住户的保护模式同样存在不足:就是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去对街区着手保护。因为目前需要保护的街区非常之多,而政府的财力有限,还有社保、失业、保险等诸多需要花钱的大事需要一一解决。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保护模式备受争议:那就是功能置换。把以前的居民从建筑中腾出来,然后对功能进行一些调整,或者把它开发成高档会所、办事机构、展览馆等等,甚至把它开发成单纯的旅游产品,政府为当初的改造投入会有一定的收益。“颐和路历史街区的改造,就是选用了这一模式。”该专家告诉记者。

  但无论如何,“保护总比不保护好!”对吴维成自我投入上百万、保护民国建筑的做法,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像吴维成老先生这样如此爱惜遗产的,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多见。但这确实是对颐和路最为有效的保护模式,值得推广,“他的做法,甚至可以作为对民国建筑保护的一个范例。政府要做的,是要提供保护的模式和资金支持。”

  世界著名的美国规划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市民的抱负、市长的抱负。南京大学这位专家说,颐和路街区是南京的外在表象,它的命运可以判断该城市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和品位。在保护和开发中,需要的是对历史的一种敬畏,这就要求在保护模式上进行创新。

  留住老住户,建筑才有生命

  [各方观点]

  吴维成不想搬家、继续保护祖宅的想法,同样引起了南京市人大代表王湘的重视。

  王湘,66岁,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迄今已连续20多年担任南京市人大代表,2002年被评选为南京市首届百名“好市民”。

  上周四,王湘来到吴维成的家,仔仔细细地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并把院子中的现状用相机拍了下来。

  王湘昨天说,吴家能把祖宅保存得这样好,真的不容易。可以看出,他们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且,他们的房子是有“两证”(房产证+土地证)的。《物权法》出来了,老吴的想法应受尊重,因为他保护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王湘还特别强调,规划拟在老吴家院子里新建一幢民国小楼,这肯定是不合适的,破坏了历史原貌,这事一定得谨慎。

  王湘说,她已把相关建议送到上级部门,希望地方政府能协调处理好此事。

  老吴的物权应该受到重视

  搬光住户,自然就丢掉了历史的味道。

  院内古树参天,花木扶疏,三层青砖小楼像是刚出新过,阳台、地板、楼梯等都很坚固。吴维成昨天告诉记者,祖父吴光杰留下来的房子,每隔几年维修一次,地板每年都刷一次。由于这里只住了他和妹妹两家人,不像其他老别墅住了七八户人家,因此,虽然隔了70年,但房子的结构、风貌都没有任何改变,是颐和路保护最好的别墅之一。

  吴维成表示,无论从保留祖产还是从感情上说,都不想搬,并承诺今后将修缮好老房子。

  吴维成对自家“民国建筑”的保护,让记者很是感动:要不是他,可能这处房子现在会同周边的建筑一样破破烂烂;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房子背后承载着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更难能可贵的是,吴家的后人,把建筑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这个家庭最大的力量,在保护着这个“文物”,传递着历史……

  记者认为,对老建筑置换功能,市场利用是保护;留住老住户,保留老院落的居住形态、生活方式,同样是保护。而在这方面,南京梅园新村修复有过积极尝试,19幢民国建筑整修不迁一户居民,改造资金全靠政府“硬投入”。

  一位专家说得好,老建筑保护是第一,开发是第二,老住户也是老建筑保护的内容,不能以市场开发为名,损害住户的合理利益。

  希望建筑的生命,没有在“保护”的名义下渐渐远去。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尹海峡 孙兰兰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翁叶俊 摄

  老建筑和老住户是相融的

  ■几经变迁

  颐和路12地块

  改造始末

  2004年9月 南京鼓楼区政府对颐和路地块改造曾公布的方案是:将此片区初步定名为“老公馆”,项目由包装上海“新天地”的原班人马上海史贝商务咨询公司策划。公馆区要做酒吧,成为当时规划最大的争议。

  2006年9月 颐和路12地块的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拆迁率先起步。其中,部分居民要迁出,违建要拆除。但对于功能,政府一直没有给出明确定位。只是表示:酒吧街肯定不做了。

  2007年3月14日 在媒体的关注声中。经过一番斟酌,正式公布了规划方案,更新了功能定位:建设民国文化博物馆,展示民国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完善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发展总部经济,为著名中外企业和跨国公司等提供办公场所;引进省、市以上驻宁机关办事处。

  颐和路12地块一直被大家看成是南京民国建筑“样板区”,南京打算怎样进行改造呢?南京规划局负责人昨天向记者公开了刚刚结束公示的规划:颐和路12地块既不是“新天地”,也不是另一个“1912”,而是要建设民国文化博物馆,发展总部经济。

  据规划方面介绍,沿江苏路、宁海路周边新冒出的低矮建筑将全部被拆除,地块内原有的31幢民国建筑则完整保留,包括:江苏路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5号、27号、29号、33号、35号;宁海路1号、3号、5号;11号、13号、15号、17号、18号、21号、25号、25号—2、27号、29号等。

  规划方面介绍说,有关方面拟建设9幢“仿民国建筑”,为未来引进“总部经济”服务。

  对此,有人认为,此举破坏了原汁原味的民国风情。

  迁走住户

  建9幢仿民国建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