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04个批发市场提升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10: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图 本报记者骆昌威 如果说义乌是在一张白纸上建小商品城的话,广州面对的则是一张已经成形的画,904个市场,11个大型批发市场群。 在广州商业界流传着一种说法,广州租金最贵的地产不是豪宅,不是酒店,不是中信,而是专业批发市场。这从一个侧面真切反映了在广州这个商业大都会里批发市场的红火。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皮具、服装等专业批发市场模式的出现,广州出现了一批做市场的民营老板,这一做居然做出了大大小小904个批发市场:流花路的服装、站西路的鞋、一德路的海味——个个不是辐射东南亚,就是走向世界,一步步打造着“广州价格”。 然而遍布广州大街小巷、历史自发形成的批发商圈正面临着综合规划不强、可扩张用地狭小、配套设施不全、交通拥挤、市场主体多元化、整体推广未到位等瓶颈。中大布匹市场群有同类小市场41家,沙河濂泉路有服装市场17家,流花路有服装市场16家,重复无疑给广州批发市场的总体提升带来了麻烦。 面对市政府呼之欲出的提升广州批发市场的种种措施,广州批发市场商会会长陈锐文告诉记者,“这是个好机会,我们要抓住利好,大干一场。” 番禺人陈锐文做批发市场,是从南天商业城起步的,今天这个洛溪桥脚的商业城已成为全国唯一的酒店用品批发市场。他记得在1993年的时候,南天商业城开业做的是综合型日用消费品,“五金、塑料、家庭用品、劳保用品什么都有,生意真是清淡啊,1600个铺,只有30%的进场率,有一千多个商铺没有租出去。”于是陈锐文开始一边考察一边思考。从事过酒店装潢的陈锐文,看见了酒店用品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定下其事业发展的新坐标,于是,1999年市场转型为专业的“广州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 这是全国唯一一家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喝“头啖汤”的陈锐文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承租户一下子上升到1500家,尚有400余家在等待,商铺转手费也比初期上升了三四倍。目前陈锐文的市场已经做到了营业额50亿元,他雄心勃勃地说,如果有用地、配套等政策扶持,做到150亿元才是他的目标。 陈锐文走过的路在一定意义上是广州批发市场龙头们共同的道路,但相对于广州众多历史自发形成的批发商圈来说,陈锐文无疑是幸运的,唯一的市场定位、单独的经营主体等都给南天将来的提升改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而遍布广州大街小巷、历史自发形成的批发商圈则正面临着综合规划不强、可扩张用地狭小、配套设施不全、交通拥挤、市场主体多元化、整体推广未到位等瓶颈。 一德路 行走在传统的道路上 一公里长的一德路集中了十几家批发市场,交通、物流、仓库配套成困境,商户愁传统市场难提升;市民忧人货混居,火烧连营 “以前出去,外面的人都称我们是一哥。”王少波是广州海味干果商会的会长,同时经营着海味店,这个潮汕人做海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祖父辈。他感慨道:“几年前,广州的海味批发市场占全国的份额还有七八成,现在只有三成左右。虽然我们总量还在增长,只是随着上海、广西、武汉等海味批发市场的兴起,我们的份额减少了。” 过去的日子,在王少波看来,是一段黄金岁月。广州一德路海味市场的历史长达百年。1946年,一德中路甚至还诞生了广州市咸鱼商业协会。王少波算是第二批进驻一德路的商家。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几代人的努力,使得一德路成为全国海味市场最响亮的招牌。这里每日车水马龙,价格和货品的变化影响到整个东南亚海味干货市场。 十几年来,一公里的一德路上已经出现8个海味批发市场,最大的山海城有200多个商铺,最小的市场只有四五十个商铺,海味干果商会已经拥有会员1100多家。这些市场除了临街商铺外,大多数都是商品房的裙楼,开发商卖商铺,商户们大多以租商铺为主,市场由不同业主和管理方承包经营。随着玩具、精品、文具等市场的纷纷进驻,整条一德路的年销售额已经高达25亿元。 在傍晚时从高空俯视一德路口,路口拥堵的车辆和时不时穿插而过的拉货仔会组成一幅杂乱的画面。交通,其实不仅成为一德路附近居民的困扰,也同样是一德路商户的心中之痛。“一到下午4点半,路口就开始堵了。”王少波一脸无奈:“许多商家都把仓库放到江南大道那边了。但总有些买几件的小客户,批发市场没有仓库还是不行啊。” 居民忧心人货混居火烧连营 除了交通、物流和仓库配套,经营成本高也是王少波头痛的问题,“从1990年到现在,铺租涨了起码有七八倍吧,从2000年算也涨了15%~20%了,就是仓库在一德路每平方米都要80元到100元,所以一德路的商家虽然都是家族生意,但是打造品牌却很难,因为我们的营业场所会不断地搬,哪里铺租便宜一些就搬去哪里。”“这些批发市场的管理成本也很高啊,就以保安一项,每个批发市场都有十几个至百来个保安,如果集中经营的话,就这保安一项可以降下不少成本。” 而一德路的居民们则对2001年10月的大火仍记忆犹新。一场整整6个小时的大火,烧掉了整整一个海味市场。今年广州市的政协委员们再一次提出提案:关于抓紧整顿广州高危批发市场的提案。 委员们代表的是居民们的心声:这里人货混居,火灾隐患极大。如和宁里长300米、宽不到3米,却有七八成的民居被改建成临时仓库,干货、文具、玩具到处堆放,间或还占路面。白天手推车在巷子里乱窜,晚上一些仓库还锁着门,万一起火,连消防车都进不来,分分钟可能火烧连营。 委员们指出:“应当看到,上述现象的出现,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由现阶段的交易方式决定的。传统的批发交易,还是现货现金现场交易,上述安全隐患的存在,很多是由于地处老城区,物流、仓储等配套不足而导致的。建议市政府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整顿的权力上收,统一部署,防止部门利益作怪;二是限期整顿,提出明确的时间表,有必要搬迁的,就搬迁到场地与设施较完备的新市场、现代市场;部分该关闭的,要下决心关闭。” 无法批量生产的海味干货,至今保留着手工制作的传统,而一德路在一定意义上也仍然行走在一个传统的批发交易道路上。 濠畔街 直面商圈重组之困 同一区域有较多同类小市场,造成恶性竞争,不利于现代展贸市场的发展 “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广州鞋业批发市场在全国独树一帜。但广州的鞋业批发市场同样面临着重组整合之困。 广州的鞋业批发市场可分为三大板块:解放南濠畔街、站西路鞋业交易市场商圈和广州大道的华南鞋城。广州最早的鞋业市场可以追溯到解放前,至今全长约650米的濠畔街鞋材专业街仍有商铺950间左右。走在大新路玉带濠街,这条内街招牌林立,店铺密密麻麻一家紧挨着一家,前来批发和零售的客商很多,人头涌动。店铺里摆放着各式鞋类产品,大多是由合成革、布料或者少许的动物皮革以及胶水等易燃物品制作而成。整条街弥漫着刺鼻的胶水味和各种皮革的气味。 像玉带濠这样建在市民聚居区的内街市场一直是有关部门心头之痛,关于将这些批发市场整体搬迁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黄智雄就是看到这个商机做金龙盘国际贸易广场的。黄智雄可谓是广州做批发市场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十年前他就在梓元岗做皮具市场,2004年,他看到老城区批发市场搬迁的呼声,在广园路投资了10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我们瞄准的就是老城区的鞋业商户,我们有商铺、展贸式的写字楼、有仓储和配套的物流,我们仅以解放路1/3的租金来吸引这些商户,一开始招租顺利,两个月就完成了八成商铺的招租,600个铺全租出去了,很多商户就是从濠畔街搬过来的。” 用五年时间 建一批现代市场 前不久,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借鉴义乌市经验,大力推进我市批发市场整合提升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市长张广宁在会上指出,广州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是商品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人流的集散枢纽,批发市场作为这“五流”汇集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至此,广州市打造批发市场的方案逐步浮出水面。广州市将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升级改造33个规模较大、辐射力强、专业优势突出、经营特色明显的传统批发市场为现代展贸交易市场中心;升级改造11个批发市场群成为批发市场园区;规划新建大型进出口批发市场园区4~5个;培育批发市场及物流的上市公司。 为此,市区内不再批建临时市场,不再批建现货、现金、现场交易的传统批发市场,同一市场群地域不再批准其他投资者建同类小型市场,但鼓励建设水平更高的大型现代展贸市场。抓好同一区域的同类市场的园区化整合,通过成立园区管委会、股份制合作和探索连锁经营等模式,打造批发市场园区。对于不同区域的小型市场将抓好分类整合,逐步搬迁,加快合并,鼓励转型。 总之,今后五年要以发展现代批发市场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在国内率先发展、行内名列前茅、辐射力较大、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市场,进一步提升“广州价格”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搬迁说了一阵后没有下文 “后来一方面由于这里修路,另一方面解放南批发市场的搬迁说了一阵就没了下文,在站西路步云天地建起来后,我们的一些商户就流失了。”现在金龙盘国际贸易广场六成的商铺改营服装。但黄智雄并没有丧失信心,他说金龙盘将启动改造提升,这个配套齐全的批发市场符合广州批发市场发展的方向。 而年交易额数十亿元的站西鞋业商圈同样面临着提升问题。这里有些鞋城是由民宅或者旧宾馆、厂房改造而成,站西路鞋城整体的规模和档次显然欠缺。 据有关部门透露,由于历史原因,广州批发市场以自发形成为主,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不健全,市场建设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特别是同一区域有较多同类小市场,造成了恶性竞争,不利于现代展贸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交易结算中心的形成,不利于城市建设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如中大布匹市场群的同类小市场达41家,造成了市场效益不高、经营秩序较为混乱,而相邻高水平建设的广州国际轻纺城却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