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是北京的“高危人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10:00 光明网
迟国维(北京市民)

  “从小到大,填了这么多表格,这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次。”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附近某杂志社工作的何小姐说,该单位的十余名非京籍员工此前都收到了一份“流动人员登记表”,表格的内容设计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让包括她在内的非京籍员工感觉到不被尊重。(3月26日《北京晨报》)这一份《流动人员登记表》竟然要求一个公民公开登记“绰号”,且右半部分还把每个登记者臆想为“高危人员”而生出“违法可疑行为”、“被打击处理情况”等选项,荒唐的选项还包括:散发过小广告、兜售盗版淫秽光盘的人员,流动人口中的聋哑人员,从事封建迷信、非法行医等活动的人员等……

  有人制造这样的表格,一点也不奇怪。对农民工的歧视甚至想把他们赶出城市的念头,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天的事。设置进京门槛,排斥低素质流动人口的声音时有耳闻。我不知道究竟要流动人口怎么“提高”?学会不随地吐痰、不喧哗吵闹、不踩踏绿地、不攀爬触摸文物、不损坏公用设施、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当膀爷板妹?可我们的市民是否真的就比人家做得更好?

  之前,曾有消息,奥远期间把农民工赶出京城,后来政府很快出面辟谣,明确表示不会这样做。真希望明天有人出面说高危人员表格是失实报道,压根没有这回事。

  现在,奇怪的是,这样的表格是怎样以公开的形式堂而皇之下发到流动人员手中的?到底谁有权把别人定为疑似高危人员呢?除了高危人员自己做出被法律判定为违法的事情来,谁都无权指手划脚、指名道姓,否则就是违法。这应该是法治社会的常识。

  某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歧视流动人员的观念外,从执政的角度看,是一种懒政行为。他们希望有一个固定的人群,能够主动配合政府部门,承担起“高危行为”的后果。这样既省去政府工作人员的麻烦,又可脱卸责任。

  有了这样的好处,难怪歧视流动人员的做法不时出现。

  歌德曾经说过,自己的梦想是:“让自由的人们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但愿这个梦想,不再遥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