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03:14 今日早报

  ●时代先锋

  使命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生命之约

  今年1月15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来到政治系教学楼,讲授本学年的最后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学生们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迎着他们的目光,身患癌症的方永刚走上讲台,还是那么精神焕发。

  “今天我给你们上课,感觉很幸福……”方永刚的最后一句话,淹没在一片掌声中。

  我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

  年均完成教学任务200%,为官兵和干部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撰写论文100多篇……十多年来,方永刚为他的学生、听众解答着同一个问题:发展变革中的中国,路在何方?

  1963年4月,方永刚出生于辽西一个有7个孩子的农家,贫穷,几乎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包产到户”后的全家第一次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他明白,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党的好理论、好政策带来的。一生无悔的职业选择,从此开启。

  1981年秋,方永刚考入

复旦大学历史系。四年寒窗,在博览东西方哲学文学、苦读中国几十个朝代兴衰史之后,他把自己的主攻方向放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方面。

  2001年暑假,方永刚应邀到大连市小龙街为退休老干部和群众讲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位老干部问:你讲的这些,还是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社会主义?

  “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科学,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更在于它的内容始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的。”方永刚回答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部大文章,几代共产党人都在这部巨作中写出了自己的段落,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当他讲到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5名亲人,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还始终为中国人民殚精竭虑时,那位老干部竟失声痛哭起来。

  方永刚接着说:“今天我们党把‘三个代表’写在旗帜上,就是要确保老一代开创的事业千秋万代传递下去!”

  ……

  方永刚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1995年,方永刚的母亲去世,父亲重病缠身,6个兄弟姐妹都陷入了经济困难。方永刚恨自己不能给这个贫寒之家更多回报,无奈之下,向学院院长提出转业申请。

  院长4次与方永刚促膝相谈。她只反复着一个理由:军队建设不能没有优秀的理论人才。这是方永刚无法拒绝的理由!“我还要我的那张办公桌。”方永刚留了下来,当年就获得教学奖和科研奖,他所在的教研室也获得先进教研室的称号。

  “转业风波”让方永刚更读懂了自己:他离不开部队,离不开这份登高望远的事业!

  十年过去了,方永刚成了学院的青年教员标兵,拿到了博士学位,晋升为教授。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方永刚应邀去旅顺口区铁山镇讲WTO对农民的影响。很多农民放下农活赶来听课。

  一位农民喊了一嗓子:“咱种的粮食都不好卖,外国粮食进来更完了!”

  方永刚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小麦做面包掉渣吗?”

  “咱们的小麦品种不行。”

  “对,我们进口的小麦,主要是优质特种小麦。大家放心,国家是时时注意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的,我们农民也要科技种田、改良品种,这样才能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不吃亏……”

  人们若有所思。

  一位老人执意要见见方永刚:“那些个道理到你嘴里,咋都成了我们庄户人的大白话呢?”方永刚没有想到,这位80多岁的老人,竟然是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

  方永刚泪流满面:“老爷爷,我出生在农村,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啊!”

  面对课堂上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最基层的听众,方永刚感受着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的渴求,感受着当代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保持理论工作者的冲锋姿态

  他是学院政治系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还是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讲学任务繁重,但乐此不疲。

  即使在病床上,方永刚的激情也不曾减退。

  2006年春季开始,妻子回天燕发现丈夫每天下班后都显得特别疲惫。好几次肚子疼,方永刚以为是肠胃炎,自己找了点药吃。

  2006年10月,方永刚到北京参加全军首届军队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结业典礼上,他被选为学员代表,就在写这篇发言稿的时候,方永刚的病痛又发作了。

  2006年11月17日,方永刚上了手术台。

  主刀的是从大连市请来的最好的外科医生。动了20多年手术,他头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病例。“肠子烂了这么多洞,怎么还能坚持工作?”

  2007年1月15日,第二次化疗后的方永刚如约登上讲台,给学生们讲“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没有期限!”方永刚说。

  这,就是方永刚的生命之约。(0311204)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