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读书率持续走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03:46 浙江日报

  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这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就这次调查举行发布会时公布的结果。这次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包括不识字者〉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对照前3次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趋势──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比2003年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此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的另一表现是,还在读书的人群中,读书的时间也在不断减少。2005年,在读书者总体中,25%的人读书时间比原来减少;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里读书时间增加了。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个人读书时间增加的比例显著降低,个人读书时间减少的比例却有所上升。

  有能力读书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人在回答他们的理由时,仍以“没时间”为主,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为29.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年龄段上看,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20~29岁年龄段的人比例最高,占54.2%;而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18~19岁的人排在首位,占45.9%。本应是图书阅读主要力量的中青年人中,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没时间”或“不习惯”读书,这背后蕴涵的隐忧让人不能不深感沉重。

  当然,在传统阅读率走低的同时,我国国民网络阅读率却飞速上涨。根据这次调查的数据,上网阅读率已经达到近27.8%,与1999年的3.7%相比,7年间增长了7.5倍。

  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现象无论对国家引导国民的阅读行为,还是对传统出版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崛起,都提出非常迫切的课题。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