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 防止感恩走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0:29 广西新闻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 叶锋 王蔚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当人们在墓前点香献花时不难发现,种种怀念,多夹带一种“感恩”情愫在其中:感念先人及亲友,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深感遗憾。

  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

  

清明节: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防止感恩走样

  2006年4月3日,四川省华蓥市阳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来到“华蓥山游击队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祭奠先烈。华蓥曾是江姐等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新华社发

   向素不相识的逝者献一束花

  在上海福寿园内,上海市民汪前兵在一座刻满了普通人名字的墓碑前伫立良久,并献上了一束花。“我不认识他们,但是我佩服并感谢这些人的举动。”他说。

  汪前兵面对的,是“上海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面刻满了3942个名字。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死后将遗体捐了出去,用于医学研究,而自己则“尸骨无存”。此碑立于2002年3月1日,是全国第一座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这些捐赠者在因病去世前坚持要让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实验,以为他人寻找诊治之方,有的甚至还“拖家带口”一起捐。

  据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名学外科的医学院学生毕业前至少要解剖10具人体遗体,但在我国,每10个学生只有1具遗体可供解剖。有的院校甚至平均20多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做实验时,许多人干脆就只能围着看。

  在我国每年庞大的死亡人口中,志愿捐献遗体的比例微乎其微。记者了解到,上海的遗体捐献在全国开展较早。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海共有23578名市民自愿登记,加入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有3942名志愿者实现了遗体(角膜)捐献。在我国大陆已经开展遗体捐献工作的55个城市中,上海遗体捐献登记数和遗体捐献接受数均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宝贵的遗体,成为后人弥足珍贵的医学研究材料。

  当今社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感激和敬仰献给这些无私的遗体捐献者。福寿园负责人介绍,许多前来扫墓的市民在为自己亲人扫墓完毕后,也会特地来到这座特殊的墓碑前瞻仰许久,献上鲜花。此外,清明节期间,在该墓地的刑警之魂纪念墙、劳模丰碑园等几个特殊馆区内,前来祭扫的人也络绎不绝,而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安息在这几个馆区的亡灵的家人。据估计,清明节期间,前来这几个特殊馆区祭扫的人群将达数万人之多。

  一位市民的话也许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在清明节,我深深怀念并感激的不仅是我的祖辈和亲人,还包括所有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中国人要防止自己的“感恩节”走样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保其性命,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将隐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举国哀悼,这个节日后来逐渐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从这个清明节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知恩图报,重情感恩,是清明节本初的内涵之一。

  多少年来,清明扫墓、祭祖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情感,早已成为一种深刻的心理积淀。在这一天,人们不远千里,也要亲自到亲人、故友坟前祭扫。有的人甚至风雨无阻,守墓多年。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位上海杨浦区的市民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路手持鲜花和祭品,不停地换车、赶路,就是为了到位于苏州郊区的横泾公墓的母亲墓前祭扫。由于下雨,他在墓前仅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而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有7、8个小时之多。他说,不管自己多疲劳,看到母亲的坟,心里立刻就会被哀思和感念所填满。清明节期间,有数亿中国人都在为这样一次短暂的扫墓而奔波着。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清明扫墓和春运一样,称世界最大的“亲情事件”!

  但让人痛心的是,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今正在慢慢被忽视乃至被异化。其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庸俗化,比如各地每年都会出现的清明扫墓中的种种“怪象”,除了烧纸、烧香,扫墓用的祭品也在花样翻新;过去只是冥币,加上些酒菜,现在纸制的轿车、别墅、笔记本电脑、手机也开始出现。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纸扎的应召女郎等也进了祭品之列,使得庄严的祭奠活动变成了低俗的行为。

  二是虚无化。现在网上兴起了“网络扫墓”的“时尚”,人们通过网络,敲几下键盘就可以将扫墓的事情办了。记者认为,如果祖宗墓葬远隔千里,网上祭扫还情有可原;如果祖宗坟墓就在不远的地方,还搞网上祭扫,不愿到墓前去祭奠一下,这就彻底背离了清明节的内涵。点上几柱香,送上一束花,几个鞠躬--最朴素的方式却可以充分表达人们的哀思,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而在网上扫墓,即便是给先人“烧”上最好的东西,却也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虚无的游戏而已。

  三是虚荣化:将死人的事办给活人看。不少人在父母生前,并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对父母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冷淡、刻薄的。在父母去世后,他们却要大操大办丧事以表“孝心”,有的在清明、冬至扫墓时,也会搞得异常隆重。还有些人家庭并不宽裕,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把丧事、祭扫办得档次很高,似乎越是花钱,就越能表现出自己的悲痛和孝顺。其实,死者长已矣,这一切无非是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感恩清明”:从“感恩之心”到“感恩之举”

  “对人们来说,花钱搞形式固然能够换得心理上的安慰,但父母活着时能充分尽孝,才能让他们‘死而无憾’,这样,哪怕清明扫墓时只是三鞠躬,都已足够了。”上海理工大学乔宽元教授说。

  现代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应怀有“感恩之心”。中国的清明扫墓,无疑是一次道德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清明燃香、献花、倾诉等种种祭扫行为,是为了免除生者内心的不安。这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感恩之心”,而当前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感恩之举”。

  首先是重“死”。人皆向死而生。死亡,以及死亡的处理方式--殡葬,能够全面地折射出一个社会人群的文化和生活的水平以及道德状况。重死,也就要重“葬”、重“祭”。因而对于祭扫,人们不可轻慢,更不应因生者的种种功利目的而使其变味。

  其次是重“生”,就是提倡“薄葬厚养”。与其将心血和财力花在后事的大操大办上,不如待生前的人好一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位上海市民将去世母亲的骨灰进行了海葬。他对记者说,自觉生前对母亲尽够了孝道,保证了她晚年的幸福生活;并且在母亲高寿辞世时,曾叮嘱要将骨灰撒海。“简单一点,也为我们省点钱”。他说:“母亲在的时候我希望她过得好,她走了也希望我们过得好啊!”诚哉斯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