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解救英军大兵,英-伊外交拉锯战(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17:27 中国新闻网

  解决之道

  面对伊朗接连的“录像攻势”,英国除了表示愤怒以外,显得有点束手无策。布莱尔政府转而将危机国际化,寻求国际社会和盟友的支持——事后证明,这很难说是个好主意。

  3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应英国要求,对英军被扣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伊朗准许英国外交官探视被扣人员,但该声明措辞温和,没有要求伊朗立即放人。

  实际上,英军被扣押的时间本身就值得玩味:恰恰是安理会24日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747号决议的前一天。1747决议已经加大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让安理会在一周之内再度“敲打”伊朗,只能是英国的奢望。

  英国转而寻找欧洲盟友的支持。欧盟领导人先后表态“站在英国一边”,欧盟外长在德国会晤后,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要求立即放人”的声明。但是,作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并没有如英国所希望的那样,威胁冻结价值140亿欧元的对伊出口。

  美国则是英国坚定的支持者。美国国务院前副发言人、现美驻英使馆的高级顾问亚当•厄立对本刊记者说,“美国支持盟友英国,不管英国想干什么,我们都会帮助,但我们不会直接介入。”

  事实上,美国这个伊朗的老冤家介入只会使情况更糟。美国总统布什称伊朗“不可原谅”,并且用“人质”一词来称呼被扣英军。伊朗外长穆塔基称,英国寻求第三方支持无益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美国总统支持英国政府的任何言论都“将使局势恶化”。

  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并没有将被扣英军定性为“人质”,英国各大主流媒体也尽量少提“人质”一词,主要用词还是“俘虏”。毕竟,“人质”一词让人想起“美国人质事件”,除了自我加压,对化解僵局毫无用处。

  伊朗学生1979年占领美国驻伊朗使馆,将使馆人员扣留长达444天,导致美伊关系破裂,也使美国总统卡特竞选连任失败。让布莱尔稍感安慰的是,政府对危机的处理方式,到目前为止得到了英国各界的理解。最理想的方案是,英国派出特种部队成功营救被扣英军,布莱尔和工党的声望将借此大振。但是,美国人当年在伊朗没有做到的事情,以英国目前的能力,这同样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最糟糕的局面是,英伊僵局难解,最终导致军事冲突;或者外交努力无果,伊朗长时间扣押英国海军,对即将离任的布莱尔和正在失去民心的工党政府来说,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