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皇室出身还懂外语? 平民眼中的诗仙李白被神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4:22 中国新闻网
中国唐代两名最伟大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山东省古城兖州的青莲阁“再度相聚”,聆听当代少年的古琴吟唱,把酒赋诗。据历史记载,李白公元736年至756年在山东省的古城兖州寓居,期间与到兖州省亲的杜甫(其父杜闲任兖州司马)相会结下终生友谊,后人一直在兖州用各种方式缅怀这段珍贵的历史。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4月6日电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的文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往往是冰火两重天。没有功名、没有名气的,被归入“百无一用”之列,还不如农夫、工匠;有了一官半职或者名望的,就成为了人上人。 李白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的名气应该是首屈一指的,文盲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头。假如他当过宰相或者尚书,他的才能当然无须论证,官帽在中国社会就是能力的象征。然而李白一直是布衣,对于古代文盲率极高的市井阶层,他的诗如何美妙又是大多数人无法品味出来的,于是野史和通俗小说就担负起了“炒作”诗仙的重任。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有一篇叫《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书中首先追认李白为皇室贵族出身,说:“李白乃西梁武昭兴圣皇帝李局九世孙,西川锦州人也。其母梦长庚入怀而生,那长庚星又名太白星,所以名字俱用之。”扯虎皮作大旗,这大概是古时候要树立一个模范人物首先必须经历的一道加工工艺。 文人百无一用,相当程度是因为曲高和寡,大多数百姓还没有达到享受精神产品的生活水平。为了使得李白变得“有用”起来,冯梦龙让李白精通起了外语。《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中描述“忽一日,有番使递国书到。玄宗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天子闻奏,将与南省试官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开看,双目如盲,亦不晓得。满朝文武,也并无一人晓得。龙颜大怒……”写到这个时候,李白闪亮登场。他看了一遍,就很快翻译出了国书内容,这是渤海国王的书面挑衅。然后,李白又代表唐朝政府用外语回了一封充满军事威胁的回函,番使听李白用标准的外语朗读之后不敢则声,面如土色,归至本国,与渤海国王述之。国王看了国书,大惊,与国人商议,天朝有神仙赞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运用文字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当然是一种白日梦似的幻想,不过以此去让那些文盲老百姓信服,在国民普遍愚昧的古代是不难做到的。李白据说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五岁就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这样的背景或许是小说家杜撰他会外语的依据,不过即便他懂几句外语,也是西域的外语。当时的渤海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他们的语言绝不会与西域相同。 大概因为被封建礼法压抑太久,古代国人平日循规蹈矩,在生活中难得有放肆一下的机会,因此常常渴望看到别人的狂放,给自己在精神上解解渴,所以传说中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放旷。关于李白,最放肆的经历当属让杨国忠为自己磨墨,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历史证明,李白在政治上一直是个要求上的人,完全不可能如此自毁前程。 有实用技能(会外语),有独特个性。接下来,市井传说又让李白成为了郭子仪的救命恩人,郭先生后来挽救了唐朝,也挽救了民族,所以救他一命,起码也可以记个一等功。 凡名人就必须是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大概是古代平民百姓朴素的思维定式,他们当时还不能理解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于是诗仙李白被炒作成了“翻译家”和“人力资源”专家。 (朱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