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出来的农村公共教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7日03:4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以邛崃温江武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实践为例 一、不用交钱上学的学生: 邛崃市平乐镇白沫江学校九年级学生肖殿君 2006年春,成都83万名农村地区学生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时代。 但肖殿君早在2004年起就不用交钱上学了。家在贫困村,她是成都市“两免一补”政策的受益人。在她的学校里,像她这样生于贫困却又幸运地坐进免费课堂的孩子有170人。 有点尴尬的是,她的学校是一所没有城市学校愿意与之“结对子”的农村学校。因为邛崃市平乐镇白沫江学校看上去太漂亮了,漂亮得与城市学校并无差别。 这是白沫江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一个始料未及的“后果”。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这一“对成都农村义务教育的最重大投入”高达10亿元,新建或改建全市农村中小学410所,从2004年到2007年分步完成。 在2006年8月新学校竣工前,白沫江学校的2400名学生分散在乐善桥两头的平乐小学和平乐初中。这个近年声名鹊起的千年古镇变得日益拥挤,两所学校都面临校舍陈旧、占地狭窄、活动场地小的困境。 所以肖殿君和她的同学们很喜欢这所堪称完美的新学校。新校择址在平乐镇的一处制高点,背靠郁郁葱葱的骑龙山,面朝古色古香的平乐镇。按照《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试行)》,城市学校有的,农村学校也要有。投资上千万元建成的白沫江学校就配齐了实验室及仪器准备室、音乐教室及乐器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技术教室及辅助用房、图书室(学生阅览室、书库)、体育器材室。还有学生食堂、学生宿舍,以及200米环行跑道田径场。学校可容纳1200名学生在校午餐,近300人寄宿。 九年级的肖殿君,家在平乐镇关帝村,属市级贫困村,母亲是聋哑人,哥哥有先天疾病无法劳作,一家四口靠父亲一人种地过活;七年级的杨丽君,家住在7公里外的大碑山上的同乐村,属市级贫困村,家里有爷爷奶奶祖祖和父母亲,一家6口靠父亲长年外出打工挣钱…… 2006年春季起,14个郊区市县共约83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包括白沫江学校的2400名学生。但是,像肖殿君、杨丽君这样的低保家庭或贫困村学生,仍然继续享受免教科书费;因杨丽君在校寄宿,还能获得生活费补助。 “所有的办公经费全部由财政按月划拨,不能向学生收钱了”,校长杨光明承认,每年六七十万元的办公经费基本可以维持学校运转,但“全校大小厕所27个,每个教室22盏灯”,水电能耗高,手头还是“有点紧”。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要贯彻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方针……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生上学贵和学校设施差是农村学校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多年来城乡教育投入失衡下的顽症。按照2003年启幕的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因此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核心环节。自2004年始的标准化建设,就是以减轻农民负担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两大突破点,由成都市本级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成都14个郊区(市)县,共有410所像白沫江学校这样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或将要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农村中小学,成都市财政规划2004年—2007年共为此支付10亿元,其中2004年已经投入1.1亿元,2005年完成投资2.7亿元。截至2006年9月,完成总投入7.7亿元, 405所学校正式开始标准化建设。截至2006年12月底,已经完工360所。 与标准化建设同步,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校点的重新布局也在进行。在校点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村小配置的比例,原则上在每个乡镇行政、文化中心集中建好一所初中。小学布局原则上在3公里之内,尽可能建完小,使年龄较小的孩童能就近上学。 二、有朋自远方来的教师: 温江区永宁镇永宁小学教师李倩 2006年从成都西华大学音乐系毕业的李倩有心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像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尤其是当她也有了一名好老师——来自成都市级示范小学的支教教师郭页以后。 电影里马修面对一班令人头痛的调皮学生,通过音乐奇迹般地激发了“坏孩子”的潜力。现实中李倩面对的是由农民和失地农民子弟组成的农村小学。 温江区永宁镇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标本,深居着城里人的别墅区“芙蓉古城”和聚居着失地农民的“芙蓉家园”共生共存。这是城市与乡郊的重点接壤处,无疑也是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关节点。为了“教育强镇”,当地政府可谓不惜血本——永宁镇的地价市值是77万元/亩,而迁址新建的永宁小学就占地40亩。 “审美教育才是城乡最大的差距”,按永宁小学校长徐贵平的说法,郊区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的知识教育差距不难弥补,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并感受美,这也就是与城区互换交流教师时,他请求支援一名音乐老师的原因。 郭页就是这样在2006年9月应声而至,到永宁小学定点支教的。郭页和李倩发现,农村孩子乐感好、声线好、表现能力丰富的不少,比如五年级的女生李晓小,“乐感好,指挥能力强”,很快,她就要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指挥全校学生唱校歌了。 2006年秋季,像郭页这样参与定期交流的干部教师在温江区有171名。其中从城到乡支教的18人,全是优秀的骨干教师,由乡进城学习的15人,本镇完小与村小间交流29人,学校校际间交流109人。在同一所学校干满9年的教师或校长无一例外地要“轮岗”,徐贵平校长就是在寿安小学任职满9年后,于2004年交流过来的。最新消息称,这一试点,2007年将在成都全市推广。 “我们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事关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成败。增加教育投入是众望所归,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是全社会的期待。事实上,温江区的城乡教师交流互派从2004年就已开始。这一举措发端于当年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城区(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定期服务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04年秋季起,全市城区学校按专任教师1%的比例选派人员到农村服务1年。当年,全市225所城区学校派出了458名教师,分赴268所农村学校支教。 如果说支教只是一种输血式的教育扶贫,对农村教师的学历提升与再教育就是“造血”式的自助路径。尹华新1998年由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现在已是永宁中学初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国家要求中学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大背景下,勤奋敬业的尹华新在政府鼓励和资助下完成了本科学业,他还是参加区上轮训的300名骨干教师之一。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也通过网络向农村教师开放。尹华新只要坐在学校的电脑室里,就可以从成都七中教学资源网上看到优秀教案与试题测试。尹华新是始于2004年的成都“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的受益者。根据这一计划,到2008年,为成都市农村义务教育培养3000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分期对农村约4.5万名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组织其参加每年100个学时的学习。 伴随着队伍的重建,还有对农村教师待遇的政策扶持与优待。成都市教育局的上述《意见》还规定了在晋职、评优及工资待遇上优先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比如,对城区支教教师按300元-500元/月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2004年起,温江全区农村教师还额外收到了人均100元/月的岗位补贴。 记者在市教育部门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成都将统一制定农村边远地区(山区)学校教师岗位补贴,最终目标是使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水平高于城镇教师。 三、被城乡“捆绑”的校长: 武侯区金花镇金兴北路小学校长(兼棕北小学校长)李国湖 被“捆绑”3年的李国湖校长想给自己“松绑”了,她自信地对记者说,两个学校的孩子站在一起,你绝对分不出哪些孩子是棕北小学的,哪些是金兴北路小学的。 她说这话源于这两所学校迥异的出身。棕北小学是武侯区的城区名校,金兴北路小学地处以制鞋闻名的金花桥街道办事处(原金花镇),是一个地道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学校。 2006年夏天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来到这里,就惊喜地看到,两所学校的孩子聚在一起活动,同样的活泼、自信,亲密而融洽。 武侯区在2003年将原属乡镇的18所农村中小学收归区上直管。同年,棕北小学的校长李国湖被委派兼任金兴北路小学校长。这种由城区学校校长一人身兼两职的“捆绑”模式,广泛存在于武侯区12对城区重点小学和郊区农村小学之中。 这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武侯区金花镇户籍人口1.8万人,而外来人口超过6万人。同样的人口比例体现在学校中,据李国湖校长介绍,2003年,金兴北路小学还只有学生700人,外来人口年年激增,2006年已升至1300人。学生三分之一约400人是本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其余900人都是外来农民工子女。按照成都市2004年出台的相关政策,他们凭借街道办事处开具的《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证明》,免交借读费。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武侯区属于大成都第一圈层,还不能享受中央省市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但对涉农学校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武侯区丝毫未敢怠慢。甚至可以说,武侯区起得更早,走得更远。 以金兴北路小学2005年实际获得的政府投入为例: 总投入190万元。一部分是教师工资及津贴,70-90万元;一部分是学校公用经费100万元。其中包括对400名本地学生免收“一费制”费用(杂费、课本费、信息技术费、作业本费),由财政按每生每年454元的标准补助给学校;对900名外来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由财政按每生每年300元的标准补助;由于学校大规模扩张,因缺编聘请的13名教师,财政以每人每年12000元的标准补助;为保学校安全,财政以每校区每年2万元的标准为学校聘请保安。 在武侯区教育局副局长金怡处,记者得到了武侯区2005年义务教育专项投入的一组数据: 1、对9450名农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免收一费制所有费用,投入600万元; 2、对6152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免收借读费,并补助接收学校,投入600万元; 3、对131名报考指定的4所职业高中的本区籍初中毕业生,实行500元/人的政府补贴,投入65500元; 4、对由政府指定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两所民办学校,按小学生1000元/人·年、初中生12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贴,涉及500人次,投入32万元; 5、对全区学校聘请保安按每校区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投入98万元; 6、对593名符合“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给予政府救助,投入52万元。 四、一张负责任的农村义务教育出资清单 “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们在农村真正实现的义务教育。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春季,成都14个郊区(市)县的83万名学生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83万名学生免收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这个数据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2%。 事实上,2005年起,成都就开始大面积试点义务教育“免杂费”,范围包括全市565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学生以及在崇州市、邛崃市公办农村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受益学生超过19.5万人。 温家宝总理在9月1日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时期,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立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建立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核心在于建立公共财政覆盖下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这一划时代的变革,成败就在此举。 作为对“免费新政”的积极响应,为了明确各级“政府投入办学”的责任,成都市从2006年春季开始对14个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涉及七项内容: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含信息技术费); 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教科书费;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由所在区(市)县财政补助生活费; 4、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预算内拨款全面达到全省制定的基本标准; 5、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 6、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7、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这次改革共约投入资金27366万元,由中央、省、市(及市以下)分级负担(见表一)。 考虑到各区(市)县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成都市与各区(市)县承担经费的分担办法,有着更细致的责任划分(见表二)。 此外,近3年来投入标准化建设的10亿元资金,全部来自成都市本级财政及社会融资。 实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倾斜的教育投资政策,2005年新增教育经费用于农村部分15965万元。仅为83万名学生免收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一项,就涉及24689万元资金。相当于平均为每个农村学生减负近300元。它直接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并通过公共财政的及时补助,有效保证了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 即使是在最偏远的农村地区,比如蒲江县朝阳湖镇九年制学校,有了财政划拨的一年32万元办公经费,校长李敬也轻松了许多,“学校再没有向学生伸手要钱的理由,也没有必要”。 结语: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城乡教育的差距是最大的城乡差距。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被高调列为成都由2003年开始的城乡一体化事业的重要环节。一个前所未有的共识是,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2003年起,成都农村义务教育分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办学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成都“农村教育农民办”开始历史性地转向“农村教育政府办”。 如果说“农村教育政府办”,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孩子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而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城市化”,则是进一步保障农村孩子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机会,将为成都谋求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执笔人:成都商报记者 徐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