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值得推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7:34 大众网-大众日报

  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一直是这几年北京市两会上的热点话题。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政府专题会上获悉,《北京市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已获原则通过,并有望于近期出台。根据规定,全市所有学校的体育设施只要硬件达标,就要向社会开放,其中的室外体育设施更要免费开放。(4月10日《北京日报》)

  如今,一方面是我国的竞技体育成就令世人瞩目,另一方面是全民健身运动相对落后,这既造成国人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同时也使我国不少运动项目缺乏人才的后继支撑。如此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锻炼场所的匮乏。

  尽管近年来新建的住宅成片崛起,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体育设施却根本无法与之配套。于是,每天清晨、傍晚,尽管公园绿地人满为患,但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一些需要专用场地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更是难以找到活动场所。

  另一方面,城市里也有大量体育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这又主要集中在各个学校。譬如,北京全市6100块标准运动场所,半数在校园。这些体育设施在教学时间外,大量闲置,这显然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场所,对于解决眼下许多城市体育场所不足的问题,无疑是个有效途径。实际上,这一点也是许多城市居民所期盼的。

  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需要建规立制。学校体育设施长期以来难向公众开放,一是校方怕担风险,“如果市民在学校里锻炼的时候突发急病,甚至猝死,责任如何认定?”二是管理及维修费用开支难以承担。对此北京市采取了政府买单的办法,其一是政府出钱为进校锻炼的市民购买“意外伤害险”。其二是政府对开放期间的物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市政府还将在每年市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500万元,对开放工作突出的学校给予奖励。如此实实在在地解除后顾之忧,又有鼓励措施,显然将大大提高学校开放的积极性。

  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于政府,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当然,这本来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更是人性化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实际上,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决定了类似事情只有由政府来主导,才有可能办成。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能效仿北京市的做法,使得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