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将推广 “实名制”能否落实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4: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方面要求玩家在注册时提供真实信息

  ●另一方面要求运营商向公安部门提供真实信息

  本报讯记者邓琼、实习生郑思韵报道:“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即将全面推广,是否就能成功遏制未成年人“网游成瘾”?记者这两天采访网络游戏专业人士、青少年问题专家以及孩子们本身,他们的回答让人觉得:这事要真正做好还得费一番思量。

  两个步骤没有技术保障

  小玩家们的反应并不是很强烈,因为早在这套系统试运行阶段,他们就有了不少对策了。互联网上以半公开的形式存在不少网络游戏外挂,现在一些游戏论坛上已经出现帖子,呼吁程序设计高手开发专门外挂以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一位网络游戏专业老师表示,这种防沉迷系统在技术上是不难实现的,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对未成年人身份的准确识别。

  他说,这套系统是依赖于“实名认证方案”来判断谁该被“防沉迷”的,“实名制”是否能落到实处就是关键。但从目前看来,系统只是要求玩家在注册时要提供自己的真实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要求运营商将填写信息显示为成年人的玩家资料提交公安部门进行验证,但是这两个步骤的自觉性却并没有技术保障。

  系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陈冀京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开发,不能说是戒除未成年人网瘾的最终方法,但可以说是目前比较好的做法。

  他指出,游戏进行到3个小时,就会有提示结束或以前曾经尝试过的系统自动退出等等,在生理学上,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有好处,可以合理调节其生物钟,哪怕休息后再玩也是可以达到目的;在心理学上,游戏的中断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是人为加上去的,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措施,实际上也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把专注游戏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上。时间长了,他们或许渐渐就会减淡对这些游戏的兴趣,不会沉迷下去。

  只限制“网游”时间还不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专家申荷永教授认为,国家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物化为一套方案,再以行政力量加以推广,很不简单。

  但是他也提醒,如果只从限制上网打游戏的时间来努力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找不到青少年染上“网瘾”的原因,他们不能玩游戏了,节余的时间也不见得就用来学习,他们还可以网上聊天、看电影……实际上,未成年人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是因为这个虚拟世界给他们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提供的空间。孩子们在课堂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都缺乏快乐的感受,种种原因才共同造成了“网瘾”问题,所以只限制网络游戏时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将推广 “实名制”能否落实是关键

  上图:每逢放学时候,总有几个学生伫立于网吧玻璃窗外,被里面那一台台游戏的屏幕所吸引本报记者宋金峪摄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