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工人”为何遭遇“选择寒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8:34 扬子晚报
最近,新华社披露了一项入户调查数据:取样上海4000户人家,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坦率地讲,这“1%”的认同恐怕折射的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事实——说熟悉,是因为从身边人、日常事来看,“做一名工人”的想法确实已经悄然处在社会集体意识的“寂寞后街”,既进不了所谓精英教育的话语,也沾不到明星、偶像般被拥趸的热闹;而说陌生,则是这个比例之低实在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如果再拿它与公务员报考中“万人竞逐”、“百里挑一”的场面相映照,其间的强烈反差,直令我们感到阵阵“凉意”。 作为职业选择之一,“当工人”为何会遭遇“选择寒流”,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省思。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历史的进步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须臾都离不开工人的贡献和作用。在笔者的记忆中,工人曾经是文艺作品中被塑造的重要角色与主流形象,由此而鼓舞人、激励人的故事,数不胜数。 平心而论,时至今天,我们应该承认,希望得到更稳定的职业、收入更高的职业,这是一种合理的欲求。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此聚集的境地里,“1%的人愿做工人”,绝对是一种令人忧虑的信号。尽管将来总会有人当工人,但不能不令人担心,违心的职业选择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试想,从事企业物质性生产的工人,他们的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劳动得不到社会的尊崇,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人才供给性危机。 事实上,有人把“官本位”观念作为“不愿当工人”的解释,这只是看到了“硬币的一面”。 包括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洋企业在内,用工薪酬的不合理与不规范;多次被舆论剑指的企业“只涨利润不涨工资”的发展失衡,甚至某些地方、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公然侵害部分工人的权益……倘若我们拿这些惯见的现象去注脚“不愿当工人”,答案也许就不言自明了。 所以,我们应该追问1%背后的一个又一个“导因”。 作为人的主观选择,去做什么,想做什么,既是成本与产出的经济利益考量,又是个人价值与职业声誉的最大化契合。显然,要改变前述的“1%”,单靠理想方面的空洞说教或就业方面的引导教育,是远远不行的。面对“当工人”这一职业意向的低迷,眼下最要紧的是,在政策设计上“多予”“少取”,除了工厂生产环境的改善、工人生活待遇的提高及其社会保障的日益完善之外,这一人群的利益诉求乃至精神生活的满足感都应当予以尊重与关注,及时地让他们尤其是当中能力弱的一部分人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