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织厂学徒到解放军少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00:55 淄博新闻网

  李丕功,1910年生,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西马村人。1937年入伍,1982年离休。1957年10月任上海警备区参谋长。1962年任二十七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在采访李丕功之前,记者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一段短短的文字描述,这段200字的文字说,李丕功是从黑铁山起义部队里走出的一个百战百胜、思路敏捷、意志坚定的将军。

  将军的过去什么样?将军一路走来,他和他的部队,又经受了怎样的霜风雪雨?由于将军几年来一直身体不好,住在医院里,所以几乎他所有的熟人和朋友都与他失去了联系。因此,在一连联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却仍然没有得到与他谋面的机会后,记者就在采访本上轻轻划去了他的名字。

  当时还想,也许我们今生是再也没有机会与这个神奇将军进行一次面对面采访了。没能采访到这位传奇将军,将成为我们记者生涯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没想到,4月9日上午,在南京军区后勤管理处采访完孙干卿少将后,突然又得到了李丕功的消息。

  在采访完孙将军后,他突然叹息了一声说:“你们做的这件事太有意义了,建议你们再去采访一下李丕功。他是黑铁山将军中仍健在的年龄最长的一位。”

  98岁的李丕功将军就这样,以一种十分突兀的方式,突然出现在记者的采访计划里。一个神奇将军的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也因此展现在记者面前。

  携17条枪,丝织厂小学徒星夜奔赴黑铁山

  1925年的周村还没有经历过外来兵火的侵袭。大街小巷里,到处可见到各种染织作坊,有几个头脑灵活的商人干脆开起了丝织厂,印染、印花开始从周村大街、银子市,一直被带到济南、山西、南京、上海,畅销到了全国各地。15岁的李丕功,刚从西马村的小学堂里走出来,满脸稚气,却为了生计,被父亲送进丝织厂当了学徒。

  聪明、敏捷、好学,再加上懂事,李丕功深得师傅们的喜爱。几年下来,他就手艺超群,成了丝织厂里数一数二的好把式。于是他回到家,在干了一段时间织染后,又闯荡到了天津,在一家大工厂当了织布工人。

  如果没有“七·七”事变,李丕功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纺织工人,是日本人的枪声打乱了他所有的人生计划。从天津逃亡回家乡后,他开始接触进步青年,并逐渐利用其在丝织厂时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开始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战火越烧越近,1937年12月,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了长山、周村,鲁中大地上的抗日烽火被熊熊点燃。李丕功也组织了二三十人的队伍,开始展开游击抗日活动。年底,黑铁山抗日起义爆发后,他率领19个怀有同样报国愿望的热血青年,带着17条枪,星夜奔赴黑铁山,加入到了抗日队伍中。

  1938年6月,部队被改编成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李丕功任司务长。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将军生涯。

  夜间出关过河,未损一兵一卒却歼敌一个营

  从山东抗日战场一直打到东北解放战场。短短8年时间内,李丕功迅速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场指挥员。

  1945年,他被任命为第七师第十九团团长,10月,他奉命进军东北,途中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在这场战役中,他所在团,面对敌人两个师的兵力,在山海关坚守14个昼夜,终于为大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总攻时间。

  山海关保卫战结束后,他率部队夜间出关过河。当时,河边上驻扎着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李丕功与政委商量,决定智取这个营。

  夜晚的山海关风冷星稀。李丕功派出一队侦察兵,悄悄摸到敌人背后,出奇不意地打掉了敌人的哨兵。随后,全团出动,敌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第十九团一网打尽,全营尽失,而十九团则未损失一兵一卒。

  从此,李丕功“铁将军”的名声传遍了部队,他接着参加了临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岛。此时,他的身份是第43军一二八师副师长。

  抗美援朝大胆决策,师长率8名团营指挥员潜入敌后

  “李丕功可是一个大胆将军。”采访李丕功之前,许多认识他的将军都这样评价他。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评价,采访中记者得知,他的这个称号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获得的。

  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三六师师长。那年底,刚从中南文化学校学习归来的他,被派往朝鲜战场。

  1953年6月,他率一三六师在朝鲜开城地区与联合军展开对攻,为了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战斗任务,在一个深夜,他悄悄选拔了8名团、营级干部,组成一个侦察队,自己亲自率领潜入了敌后。当晚,他摸清了敌人的情况,回来连夜赶制了作战计划,将对攻之敌一举歼灭。

  李丕功大胆将军的美名传遍全军。

晚报特派记者 李子亭 董振霞 冯艳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