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行车启示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07:08 中国青年报
毕会成 ■在城市社会这条马路上,保护弱者意味着创新所必须的体制性环境,让各种交通工具都能各行其道。执法者能对我们一视同仁,不再考虑公车的号牌,私车的品牌,公交车的“公共”名义,以及我作为一介平民时间相对充裕因而可长时段滞留盘问的特点…… 一位同事讲他买车的初衷:“挤公交车太没尊严了!”我对此心有戚戚然。于是,在这位“高校新贵”物化为一辆“奥迪”牌轿车的同时,我则变身为一辆二八式自行车。我相信这样的修辞是合理的,在这个“只敬罗裳不敬人”的时代,外在的标志比内容更具实质意义,易言之,我们的人格确认是依赖于物格的,物格成为人格的实质。具体到人车关系上,不是我们在驾驭车,而是车在驾驭我们,我们为车而奋斗,并屈从于车对我们的分类归档。 当我与同事同时成为某种车,这简直就是一种对高校教师形象的另类宣示:市场逻辑对垄断性行业施行的利润平均化手术,使高校从业者的经济地位潮落礁现,以至成为早期下海者洄游的目标。我与同事作为两辆车的质的差别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尽管如我之流的高校自行车一族,承担了最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对可量化管理的、因而便利地成为高校间竞争指数的学术生产力贡献甚微,可量化的工资收入也就令人尴尬地与自行车的购买力相适应了。 真实的关联性是这样的:正是自行车一族们在教学一线上廉价却勤勉地忙碌奔波,才为轿车一族们创造了专务学术乃至学术结党、学术傲人的条件,但这层关系被校园里轿车的高音量遮蔽了,在高音量的话语权面前自行车慌不择路的避让已然表征着这个曾经的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内在破裂。 轿车主宰的校园没有自行车应有的位置。敞亮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前到处是规划醒目的轿车车位,自行车要在这里谋一席之地简直比攀结一位学术期刊的编辑还难。校园之外呢?我所在的这座自行车几乎绝迹了的北方城市二十年前竟有几百万之众的自行车出没于大街小巷。后来它们中的一部分被现代公交系统收编,一部分伴随下岗失业浪潮退出产业工人的生命轨迹,还有极少的一部分破茧化蝶,转身而变为轿车,占尽了自行车腾空的交通空间。于是,在偌大的城市,被明确标定的自行车道只象征性地保留在交通资源过剩的干线马路上,却不能贯穿于普通马路。财富时代和轿车时代的双双降临终将把自行车彻底带出历史地平线。这种未来主义的宏大叙事与期许决定了自行车在当下的夹缝生存,它们在大部分的路段上只能在自行车道与人行甬道间磕磕绊绊地前行。 几年前,有某都市媒体突然发起了一场讨论:骑自行车与乘坐公交车,哪种方式对交通资源的占有更少,从而更有利于城市交通?这场由城市交管局提供赞助的讨论几乎就是结论先行的:减缩自行车道的规划已在拟议中。提速!快!快得最好不要过程,只要目的,目的就是一切,城市交通正是上演《生死时速》的前沿舞台,速度、效率、时间的缩短成为城市交通的终极追求,并且要求正义和公平的无条件让路。 这或许就是我作为都市自行车一族的悲哀所在。窃以为,小到环保节能,大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行车至少在客观上都是有所担当的。我人车相加也不过占有零点几立方米的公共空间,且以肉身的体力消耗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以汗水的无污染排放替代黑色尾气的排放;而依赖着自行车的往来传送,我承担着学校历史系每周二十余节的授课任务,又在疲于奔命之余,完成着分内的科研任务。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政治理念,作为一个足额纳税、当年如果不是因为近视的原因哭着喊着也要参军、而今又随时准备投入预备役训练的守法公民,我理应得到起码的权利保障,具体到交通领域,我应有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堂堂正正地在马路上行进的权利。 然而,我常常在许多并无自行车道的马路上的骑车行为,严格来讲已经成为违法,好在不是在“撞了白撞”的彼时彼市,要不连现在能不能坐在电脑前大发感慨也未可知。关键的问题还出在我自己身上,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我以为逃离了公交车,不再与人倾轧推搡、肌肤相亲,不再被邻座打手机者强加他(她)的个人隐私,就能获得尊严的想法简直太幼稚了,我的拒绝收编的姿态激起公交车不动声色的报复——将我全身心地淹没于黑色尾气之中,或将雨天的泥水最大限度地从地上位移到我身上。 我能理解公私轿车们对我的不屑和不耐烦的鸣笛,公车一族们都是日理万机的公仆,他们忙着开会,忙着剪彩,忙着发表讲话,而他们晚到一分钟,人民的事业就要遭受几百、几千分钟的损失,这样的公车行程岂容耽搁?私车一族大抵都以“时间就是金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我对他们的谦让理应成为受尽物质时代感官抚慰的人们的共识。我甚至能理解出租车对我的合理冲撞,搭载着各色人等的出租车难免也将“恨人有笑人无”的势利同时搭载。令我备感悲哀的只是公交车对我的倾轧,那里面坐着的都与我一样同属草根阶层,相煎何太急也!在这种过度切割中,我不期然地沦落为马路生态链条中最末的一环,所有的矛盾和压力的最终承受者。在这一生态中,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资格和能力将交通空间不足的矛盾向下转移,公车以其权势,私车以其财富,公交车以其体积,出租车依恃车体自身的坚硬,只有我的自行车无所依恃,至多被逼上马路牙子…… 在城市社会这条马路上,保护弱者意味着创新所必须的体制性环境,让各种交通工具都能各行其道,不得相互僭越,在违规之时,执法者能对我们一视同仁,不再考虑公车的号牌,私车的品牌,公交车的“公共”名义,以及我作为一介平民时间相对充裕因而可长时段滞留盘问的特点,即让人们从各种交通工具中走出,摒弃各色车辆所暗示的外在身份、地位的差异,恢复在马路这一公共空间内人的平等性,让公民身份成为人们在马路及其他公共空间内全方位博弈的唯一基础。如是,则马路空间的和谐可期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