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升降之间看“拐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8:08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当常熟的GDP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之时,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则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下降。权威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这一现象在常熟已持续了五年。

  与此同步,去年该市人均GDP已达9859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逼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这正是我们格外期待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喜人“拐点”。放眼苏南,是什么催生了常熟升降之间的独特轨迹?

  耐人寻味的两个80亿元

  在常熟采访,有两个数字让记者难忘:一个是近五年多来全市生态建设已累计投入高达80亿元;一个是去年到常熟旅游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首次超过80亿元。

  两个80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这两个80亿的背后,不只显现出常熟决策者对科学发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生态就是生产力的客观规律。

  多年来,常熟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高平台上运行。该市目前吸引外资250多亿美元,累计注册、到账外资分别超过105亿美元和65亿美元。其中,“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5.5%。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累计超过400亿元,在全省保持领先。

  常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守环保优先理念,面对地区间的竞争压力和政绩型的发展冲动,市委书记杨升华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

  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常熟的自然禀赋独特。这里有绵延十里的虞山,有万亩水面的尚湖。但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再优美再丰富的资源也会失去魅力。虞山、尚湖都曾走过从环境损坏到生态修复的特殊历程。

  在常熟,只要涉及环境、生态等关乎百姓利益的问题,决策者都会毫不犹豫动真格。

  被称为全国最大氟化工基地的海虞镇,眼下满眼葱郁。专家说,看一个化工园区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树木和草坪是最直观的“试剂”。10年前,因服装、印染企业的工业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河里的水发黑、发红、发绿,沿河居民常年不敢开窗。环境面貌的巨变,完全是观念更新、生态领先的结果。早从2001年3月起,镇里投资修建7家污水处理厂,对工业企业则实施严格监管,实现了污水处理全覆盖。经历了环境变迁的海虞人感慨,只有善待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优美的双赢目标。

  为生态建设投入,常熟市从不吝惜,近几年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5%。

  为处理污水,市区投资6亿元兴建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农村也做到了镇镇有一个污水处理厂。为处理垃圾,建起了全省县(市)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吞”生活垃圾600吨。

  从环境保护到生态修复,常熟进行了22年的“显山”、“净水”工程。持之以恒的坚守,为常熟换来了青山绿水。眼下,该市10个镇都已成为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和国家卫生镇,省级卫生村占95%以上,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首破1000万人次大关,其中尚湖景区“黄金周”接待游客量超越了虎丘、周庄。

  亦退亦进:直面发展

  与环境矛盾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如何求解这道选择题,常常考量着一个地方决策者的眼光和智慧。

  常熟市委、市政府直面矛盾,抵制诱惑,他们在亦进亦退中寻求空间,在以退为进中科学求解一道道发展难题。

  让工厂退出城区。常熟人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前些年开发区大迁徙的情景。为改善市区环境质量,五年中市里果断投入23亿元,将市区86家工厂整体搬出城外。

  一棋走动,全盘皆活。工厂搬迁后,既解决了噪音、粉尘、污水等扰民问题,还腾出2700多亩黄金用地。市里拿出1000多亩地搞绿化、建广场,人居环境大大改善。而新的开发区内则同时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大项目快速落户集聚,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拉动常熟发展新的增长极。

  让围网和企业退出湖区。被称为“常熟之肾”的尚湖,曾经是半湖围网。还有不少企业围湖而居,湖水遭到污染。为此,市里果断决策,拆除所有围网、搬迁湖区的所有企业。于是,尚湖重现碧波荡漾的旖旎风光。如今,尚湖生态又在升级,通过“先绿后美”将湖面扩容至2万亩。同时,昆承湖、琴湖的治理修复也已启动。单是昆承湖,就将投资10亿元,用10年时间使湖水达到地表二类水质。

  让虞山“走进”城市。“亮山”工程无疑是常熟生态优先理念的最生动演绎。为还山于民,2003年,市里投资2.9亿元,将破旧的虞山新村、杂乱的商业店面等一拆到底,增绿19万平方米。现在绿色苍茫的虞山,已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新去处。

  “亦进亦退”,让常熟人一次次收获惊喜。尚湖过去一年租赁收入只有200多万元,现在光湖区的门票等营业收入就达1600万元,还带动周边相关产业收益5000多万元。

  数据显示,“十五”期末和“九五”期末比,常熟市二氧化硫削减11734吨,化学需氧量削减3910吨,降幅都超过22%。今天的常熟,宜工、宜农、宜居,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处处充满和谐发展的崭新气象。

  刚性监管倒逼产业升级

  发展的诱惑无时不在。当一个个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项目摆在面前时,又有谁能毫不动心?然而,对于常熟的决策者来说,最终的砝码常常加在了环境一端。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常熟“拐点”的出现,既有常熟决策者理念的前瞻性与理性,还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刚性监管体系和制度保障。

  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所以成为许多地方的执政难点,监管不力是一大“症结”。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刚性监管,就可能上演企业白天规范、晚上排污的“游戏”,法律和行政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常熟人对此再次显露出少有的魄力。市环保局投入1800万元,装置了一套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将全市60多家企业纳入监控视野。其监控领域包括饮用水源地水质、空气质量、二氧化硫排放、污水处理等,现代科技手段堵死了可能出现的排污漏洞。

  与之相呼应,市里出台了总量平衡的项目审批原则,切实做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就因为有了这个环保“高压线”,全市舍弃了220个有污染的工业项目,投资额达30亿元。

  刚性监管,加快了常熟产业结构的升级。服装,是常熟的传统支柱产业。尽管作为中间产品,服装生产增值率高、污染少,但这个市还是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过去焚烧的棉布和丙纶丝边角料,制成汽车内饰件,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服装产业的经济贡献率。

  与此同时,一批占用资源少、产出多、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外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总部纷纷看好常熟,去年一年,就有诺华、夏普、芬欧汇川3家外资研发机构落户,全市高新技术产值超过了170亿元。

  常熟执政者环保至高无上的理念,得到全市人民的大力拥护,如今无论在哪个角落,只要发生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老百姓就会主动干预、举报。而市环保部门的社会地位也显得异乎寻常。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