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公仆 可信可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08:58 解放日报

  连日来,本报先后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来自上海信访一线的“影像”报告》3篇“解放调查”,从“深情”、“智慧”、“法理”三个角度,报道了上海信访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化解矛盾的感人事迹。报道一经刊登,在广大普通市民、基层干部和信访干部中引发了热议。

  卢湾区区委副书记丁海椒认为,这组报道树立起了信访干部在群众中的可信、可敬、可爱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对信访工作者提出的“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要求,展现了上海信访干部的风采。对于激励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信访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以开拓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鹏说,这组报道真实感人,贴近基层,内涵深刻。作为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应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这将直接影响到群众诉求问题的解决效率。来访的群众往往都有一些难处,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理应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更好地体现政府务实、为民的理念。

  景华居委会一位姓马的社区干部说,信访工作既是了解群众需求的窗口,也是锻炼和磨砺干部的岗位,年轻干部应该多去轮岗。现实中,信访干部能够因人而异进行疏导,化干戈为玉帛,希望能安排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信访岗位去锻炼。

  新村路居民张海荣看完报道后十分感动,精心做了剪报。“我也有些情况要反映,本来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好,现在看了报道,觉得信访干部值得信任,愿意向他们反映情况。”

  家住愚园路的崔老伯说,仔细读了这组报道,觉得内容真实感人。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为上访群众排了忧、解了难,为社会化解了矛盾。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干部还太少,建议大力倡导、学习优秀信访干部的好品德好作风,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家住仙霞西路的李先生认为,导致信访矛盾产生的原因有两类。一是政府部门的问题:个别部门在平时工作中,不能真正依法行政;个别条线的机制尚未完全理顺,造成权责不明,相互推诿;个别机关办事效率低下,有些事情能拖则拖。另一类则是居民遇事求助无门,病急乱投医找到信访部门。还有的居民觉得信访是解决问题的直通车,比其他途径要来得直接有效。政府部门要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凡事依法律办、依制度办、依规矩办。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权益。

  这组报道在全市信访干部中引起反响最大,许多战斗在信访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坦言“思想上受到很大震撼”。

  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一位信访干部看了报道感慨地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基层信访干部所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是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的大事。

  打浦桥街道信访干部王道举表示,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要学习报道中优秀信访干部默默奉献、勇于探索、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化解难题的精神,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

  南汇区康桥镇张其昌等广大信访干部说,市委书记习近平在刚到上海后第一次主持的市委常委会上,就专题听取了本市信访工作汇报,广大信访干部闻讯备受鼓舞,信心倍增。《解放日报》这组报道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要有热心、耐心和诚心,面对各种“死结”,更要发挥自己的才智,付出自己的真情,“以诚换心,熔铁化冰”,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