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穿套像样的西装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3:47 浙江日报

  据新华社电 来自贵州的贫困大学生徐峰对记者说:“我们全班共12名男生,除2人考上研究生外,剩下男生都购买西装、皮鞋、领带,平均花费700元。”他说他的求职成本总计1130元,其中包括500元的置装费。这项花费几乎成为他大学四年最大的一笔开销。

  近年来,大学生为就业支付的成本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而上升。社会关系少、经济能力弱的贫困大学生在求职压力下,不得不与其他同学一样支付上千元的求职成本。

  蔡华是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应届毕业生,从2006年11月底起他找工作,简历、交通费、通讯费等求职成本保守估计有1000多元,相当于他平时三个月的生活费,这其中,有父母东拼西凑寄来的300元。

  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对本校贫困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贫困大学生求职成本平均在1000元左右,是普通学生的一半,但相对贫困学生家庭收入和经济现状,1000元求职成本已成为贫困学生的负担。一些贫困大学生反映,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他们一踏入就业市场便处于劣势。

  招生就业部门认为,一些基层人事部门强加给毕业生的考试费是贫困大学生最不应该支付、却不得不支出的成本。此外,一些人事部门推出指定的复习资料,且互不通用,学生还需要花一百多元购买三套复习资料。

  部分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压力。蔡华说,去年11月份,学校召开双选会,自己充满信心到重庆一家企业投简历,招聘人员看他一眼说:“你能不能穿套像样的西装再来?”当着同学的面,蔡华很尴尬。他说,一些经济困难的女生被迫办理了可以透支的信用卡或借钱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期找到好的职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