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目标六大计划 成都软件路越走越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05:2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核心提示

  ■根据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成都把自身在全球软件发展中的定位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把成都打造成世界软件名城;接下来,要把成都打造成全球著名软件企业的主流聚集区;最后,要把成都发展成全球软件产品及服务的主要提供地,彻底实现从“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的转移。

  ■政府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也就是在产业链的几个关键薄弱环节上举全市之力,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种资源,采取非常之策一个一个倾力突破。“通过六大战略计划,可突破成都软件产业存在的瓶颈制约。”

  加速营造环境,实力已然初现。在经过数年的前期摸索后,成都软件产业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底蕴;作为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重要方面,展望未来,软件产业——这一成都重要战略性产业的轮廓已初步显现,一条宽广的软件产业发展之路就在脚下……

  发展目标 3步走

  “经历了前期的摸索,成都逐渐摸清了自身发展软件产业的定位,长远目标也日渐清晰。”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表示。据他介绍,根据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成都把自身在全球软件发展中的定位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把成都打造成世界软件名城;接下来,要把成都打造成全球著名软件企业的主流聚集区;最后,要把成都发展成全球软件产品及服务的主要提供地,彻底实现从“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的转移。

  在长远规划之下,成都还制订了2007—2015年的软件业具体发展目标。“我们把发展目标划分为三个坐标,分别是2007年、2010年和2015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为记者介绍了这一发展目标,“2007年,我们要实现软件产值260亿元,实现软件出口超过2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软件人员人均产值达到25万元,通过CMMI3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25家,通过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5家;2010年,我们要实现软件产值800亿—1000亿元,实现软件出口超过5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超过20万,软件人员人均产值达到50万元,通过CMMI3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60家,通过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10家;2015年,我们要实现软件产值3000亿元,实现软件出口超过10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超过30万,软件人员人均产值达到100万元,通过CMMI3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超过100家,通过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20家。”

  在重点区域和领域方面,以三大区域为区分,以数字娱乐、信息安全、IC设计、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六大领域为突破口,形成1个基地城市(成都)加3个示范区(高新、武侯、都江堰)的格局:高新区以数字娱乐、信息安全、IC设计、欧美国际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研发为主要方向;都江堰市以东软软件园为载体,围绕东软集团主导业务方向,重点发展行业解决方案、数字内容开发、日韩国际软件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IT教育与培训等业务的战略布局;武侯以重点发展数字娱乐体验与运营、电子竞技游戏与运营、信息服务业等。

  具体实施 6计划

  为配合成都软件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成都还制订了一整套实施战略和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面向、两大战略、六个重点、五大平台’,”刘勇表示,“这就是我们的具体打法。”

  据刘勇介绍,“一个面向”即面向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软件市场;“两大战略”即国际化战略和大企业战略。国际化战略从营造成都软件的国际化环境以及促进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入手,促进成都软件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大企业战略包括三大策略:集中资源“扶大”一批,主要针对本地企业;政策引导“聚大”一批,单个企业在短期内不能“扶大”,通过政策引导若干个企业聚合成企业集团,再进行“扶大”;锁定目标“引大”一批,引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软件企业;“六个重点”是把软件外包、数字娱乐、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集成电路等六个方向作为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五大平台”即通过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教育培训平台、软件外包业务平台、软件企业融资平台以及政府服务平台,配套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

  在成都为软件产业发展构建的政府服务平台中,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还推出了一种被称为“三零服务”的措施。措施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在为软件企业服务过程中,要实现“零距离服务、零延时服务、零库存服务”。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存在,对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成都软件产业已经幸运地拥有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发展基石。

  “政府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也就是在产业链的几个关键薄弱环节上举全市之力,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种资源,采取非常之策一个一个倾力突破,从而在该区域营造整个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这就是‘瓶颈突破法’”。在市信息办副主任杨仕清看来,通过六大战略计划,可突破成都软件产业存在的瓶颈制约。

  杨仕清告诉记者,“六大行动计划”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突破大企业少瓶颈。操作上,可选择一批规模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的本土软件企业,集中市场、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对其重点扶持。同时瞄准全球软件知名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支持其实现本土化,鼓励与本地企业的合作。通过“人才行动计划”的实施,突破人才瓶颈。据介绍,通过实施《成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07—2010)》,以及全球招引、实训转化两种渠道,不断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营造软件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软件人才资源强市。在突破市场瓶颈和资金瓶颈中,则要大力实施软件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体系,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国家品牌和国际品牌,并逐步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

  本报记者 王雪娟 孟飞鸿 王熙维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