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经多少风和雨承载几许喜与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8:28 大河网-大河报
30年,高考这张“脸”变了又变,但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填报高考志愿。“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一纸志愿决定了一个人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专业,可以说,高考志愿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高考恢复当年,考生报志愿特别简单,因为别管是大专还是小中专,他们心中就一个想法:只要能考上就是“鲤鱼跃龙门”。报志愿时,他们没有老师指导,没有家长参谋,“不挑不拣上大学”。 眼下,离2007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郑州街头的书店里,有关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指南”、“大全”类图书已经琳琅满目。尽管考生和家长还有些茫然,但他们有多种渠道可以了解信息:图书、网络、招生说明会、高招咨询热线……他们的选择也无限多样:全国高校设置的专业已达2000个。可所有人都在“挑挑拣拣”。 简简单单一个高考志愿,折射了社会的变迁—— 志愿变迁 从“不挑不拣”到“挑挑拣拣”,简简单单一个高考志愿,折射了社会的变迁…… 足迹 高考志愿已“走过”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1977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背景: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像一道曙光照亮了一代渴求知识的年轻人。如果说当年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还是“稀里糊涂”、“懵懵懂懂”的话,到了1978年,考生们已经把“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奉为信条。这是因为,1978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陈景润一夜之间家喻户晓;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号召“向科学进军”,中国从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这一时期,无论考生填报志愿还是大学的学科设置,都明显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 他们说: ■关键词:“重理轻文”: 提起“重理轻文”,今年78岁、退休前在郑州大学教务处工作、曾多次参与招生录取工作的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起恢复高考之后的招生,李老师回忆说,恢复高考第一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高中生因在学校没学到东西,对数理化比较生疏,大多在报考时选择了文科;而“老三届”功底扎实,很多人选报了理科或工科。 从1978年开始,报考理科的考生明显增多,一连几年,理科考生占三分之二,文科考生只占三分之一。原因一是受当时的大环境影响,如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和对陈景润的宣传;二是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能拥有一技之长,就业就会更宽广一点儿,而文科的就业范围相对较弱,比如外语系毕业要当翻译官、政治系要从政等,考生如果出身不好的话政审很难过关;三是当时的高等学校中理工科较有名气的学校比较多,比如在省会郑州,除了郑州大学,还有河南中医学院等学校。 1977年恢复高考时,郑大只有数学系、化学系和物理系。面对报考理科考生的增加,该校从1980年起相继从物理系分出了一个电子系,从数学系分出了一个计算机系,并在各个系中又增加了一些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高校中评选出三个重点系,郑州大学化学系就是其中之一”。据李老师讲,他本人就重理轻文。1977年至1979年,他的儿子、妹夫和侄子在参加高考时,在他的建议下,报考的均是理科。 “1978年,我们高中毕业班有160多名学生,报文科的只占十分之一,大部分都报的是理科。为啥?因为当时陈景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昨天,在郑州市国税局信息中心工作的任廷照主任告诉记者。 1978年,任廷照在洛阳29中就读。“当时目标十分明确,一定要学好数理化,考上大学。”任廷照回忆说,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天天开夜车、经常熬通宵。“陈景润的出现,更使大家有了学习的榜样。” 1978年高考,任廷照的成绩排在洛阳市前十名。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第一志愿报的是复旦大学数学系。“当时,就想着能当一个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9月份,任廷照被复旦大学数学系录取的消息传来,“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全体师生都为我高兴”。他是洛阳29中建校以来第一个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学生。校领导亲自带着他到高招办领录取通知书,学校还为他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并赠送了钢笔、笔记本等纪念品。 任廷照还记得,他所在的数学系78届有8个班,每个班都是40多个人,而文科则是每个专业一个班,每班只有二三十人。“那个时候,理科的人气特别旺,学理的人多,学文的人少。” ■关键词:哲学热在“重理轻文”的大背景下,1977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科中比较热门的专业除了“中文”外,要数哲学了,“学哲学那时是比较时髦的,记得1978年5月,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经修改后,冲破重重阻力,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一声春雷’。当然,主要还是我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郑州大学哲学系83届学生王明说。 “从1986年开始,报考理科热相对降温,经济类专业热了起来。”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陈老师告诉记者。 第二时期学经济以便做生意挣大钱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 ■关键词:升达“那时候,只要和经济、贸易沾点边的专业,都火得很。”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张萌处长说,改革开放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直接导致经贸类专业的火爆,经贸人才成了社会急需的宠儿,而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这所民办高校,也正是在1994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的。 老家在唐河县、现在郑州工作的周大剑说:“我是1994年参加高考的,那时候金融、贸易部门最吃香,我当年觉得国际贸易最时髦,弄不好还有出国的机会呢,就报考了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商用英语专业,想着将来毕业后和外国人做生意,从外国人的腰包里掏银子花。考上后不少高中同学都说我上了个好专业,我们班当时有五六十个学生,其中有一半多都报考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经类专业。虽然我毕业后按照家长的要求当了英语老师,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志愿报得对。” ■关键词:财院在那几年,河南财经学院更是成了不少考生眼中的“好学校”。“从1992年以后就开始热了,我印象中有一年的分数线比重点大学录取线还要高。”河南财经学院教务处云伟宏副处长说,“由于这10年来学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太多,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供大于求,于是报考此类专业的考生开始下降。” ■关键词:河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河南大学,这10年间火爆专业也不可避免地倾向了经贸。 原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深有感触地说,河大这10年专业的冷热情况,大致反映出河南乃至全国的情况。10年中,河大的常胜专业是国贸、财政、计算机、外语等。也有起伏不定的专业,像一些经济类和法学类的专业,在1987年前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导致这类人才奇缺,报考者很多,招生规模也增加了不少,但后来此类毕业生供大于求,不好分了,又冷了一段,而到1997年前后又热了一段,起伏不定。在这种大形势下,河大每年都推出了一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像金融学、工商管理等专业。 王发曾说,10年间考生报志愿之所以有这个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引导的结果,社会有需求,高校就会按此设置专业。而对于考生来说,则是利益驱使他们报考热门专业,“好就业、待遇高啊”!但也有一部分考生盲目跟风,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时期艺术类专业成了“香饽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关键词:艺考升温1998年,《还珠格格》的热播让上蹿下跳的“小燕子”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自此,报考艺术类专业成了不少考生的梦想。1999年,“小燕子”赵薇就读的北京电影学院,在招生时空前火爆,原本只招30多名学员的表演系,报考者竟有4000余名。 “当时我去郑铁六中报名的时候,看见的全是人头,光排队就排了两个小时。”曾在2001年参加艺考、现为河南省民政学校老师的何智慧说,“从入学到高二,我们班一直是28名学生,高三的时候一下子猛增到100多名。因为那年艺术类专业突然升温,所以班里不断有转学过来的普通高中的学生。”艺考的逐渐升温下,一些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里也开始设立艺术类专业。 2005年,随着“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等人的迅速蹿红,艺术类专业更是火速升温。据统计,我省今年报名参加艺术统考的考生多达82443人,比去年增加了23546人,增长了40%。 他们亲历 以为企业管理专业就是培养经理……特殊时代的“特殊故事”你一定不陌生…… 亲历 这些故事你是否也曾经历 从“随大流”到目的明确 ■关键词:志愿越来越多元“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精了,很明确自己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我们那时候就不一样了,填报志愿时都比较迷茫,根本不知道哪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担任过12年毕业班语文的陈广严老师告诉记者,1985年他在滑县城关高中(现滑县第二高中)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大家都稀里糊涂的,随大流,别人选啥自己也选啥”。 “但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主见。”陈广严说,这十几年间,学生填报志愿时越来越明晰,他们往往会根据社会的需要、自己的爱好和经济能力去选择专业。 “我喜欢新闻,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播音员。”2001年考入郑州大学新闻系的田甜对记者说,高考前,父亲就专门买了两本报考志愿的参考书,“研究”了很长时间,觉得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较多,毕业后好就业,就同意她报考“新闻”。 “我们仨”的高考志愿 “你们的报道太好了!前段日子,我们一些老同学还在筹划如何纪念高考30年呢。”看了“大河特别关注·高考30年”系列报道后,57岁的郑州读者李纪轩打来了热线。前天,记者登门采访,听到了他们一家两代三口人的高考故事—— ■关键词:父亲的“理想主义” 李纪轩如今已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他拿出一张表格给记者看:“这是我特意委托老同学复印的新生花名册,我还是第一次在新生名册上看到我的成绩。”李纪轩兴奋地指点着:“你看,我政治考了99分。那时不兴打满分,这就相当于100分了。” 1977年高考前,李纪轩在杞县付集公社当干事。之前,他当了10年的民办教师。他记得很清楚,“高考后,我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报志愿时他没和别人商量,也没人能给他当参谋。“第一年恢复高考,大家都在兴奋中迷茫着,没人能够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第二志愿,他填了北京商学院管理系。“第三志愿也是不错的学校,不是北京就是上海的高校。” 后来,李纪轩被录取到开封师院。但他并不后悔:“那个时代报志愿,都洋溢着热切的理想主义。光想着如何最大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根本没过多考虑这志愿对个人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大儿子的志愿,老师拿主意1989年,李纪轩的大儿子李伟参加了高考。他报的志愿要比父亲务实和时髦,背后也多了许多“高参”。 “那时最热门的是金融贸易类。”36岁的李伟记得。那年他7月10日左右到学校报志愿,“先估分再报志愿,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报志愿时像瞎子摸象”。他估了500多分,第一志愿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系,第二志愿是郑州大学,第三志愿是商丘师范学院外语系。“由于考分低,只好上了商丘师院。” “考完后,学校先发一本标准答案让你估分。每人还发一本《招生之友》,哪个学校在河南招多少人,专业设置、地址,应有尽有。”李伟笑着说,“不像父亲那会儿,只能想着报志愿,没有啥信息渠道。” 李纪轩还记得,那时孩子报志愿,老师起了很大作用。高三的学生,考完后都由班主任领着估分,估完分报志愿。“学生填报的志愿,几乎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填好草表,拿回家让家长看;如果家长没意见,再正式填表。“家长也想当参谋,可是又觉得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如老师多,又不了解高校的信息,商量半天,最后还是听老师的。” ■关键词:小儿子报志愿自己说了算1997年,李纪轩的小儿子李红光参加了高考。他报考了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 “当时社会上新媒体不断出现,新报纸、新电视频道不断涌现。大学也纷纷开办新闻系、新闻学院,考生当然特别流行学新闻、学法律。孩子自己要求学新闻,我们当然也支持。”李纪轩说,李红光考了648分,很顺利走进了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如今,李红光在经济日报国际部当记者。 “当经理能赚大钱” ■关键词:企业管理与经理读者孟女士在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讲述了她1980年高考报志愿的故事——“经历了两次高考落榜,1980年7月里,我340多分的总成绩进入本科录取线。 “父亲是县一中的语文老师。那个时代教师的地位低,在社会上不好办事,我决心不报考师范院校。父亲和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天津商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当年招生简章上写着,河南只有6个招生名额,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经理。经理能赚大钱,对我来说是多有诱惑力啊。 “几十年过去了,我经历了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无论在什么时期,经理都不是好当的。现在想来,那时幻想毕业后就能当经理的想法太可笑了。“ “当地质队员很浪漫” ■关键词:志愿和理想无关 想报地质系当地质队员,甚至想着将来能和女地质队员一起四海为家,这是郑州市民江先生在1992年高考报志愿时的浪漫梦想。 但在那个经贸专业火爆的时代,他只能按照家长意见改报。“我1992年高考报志愿时,完全由着性子,根本没考虑当时吃香的经贸专业。我那时有点忧郁,光想跑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那时最羡慕的就是地质队员,还浪漫地想着能和一个女地质队员一起浪迹天涯。”现在省直单位工作的江先生笑着说,“但父母不同意啊,非逼着我报考财税专业,说这种专业好找工作,工作待遇也好。我只好按父母的意见报志愿,结果被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录取。” ★动态新闻·读者反馈★ 连日来,本报推出的“大河特别关注·高考30年”系列报道,引发了读者们思绪如潮。众多亲历者回忆着、讲述着,记者们记录着、感动着——30年的高考变迁,像一幅幅画卷呈现在报纸上,其中的酸甜苦辣,读之让人感慨万千。 不同的是,看了本报的报道,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或打电话,或发邮件,或在博客上留言,向记者讲述他们各自当年的高考经历。这些读者中,有参加了1977年高考的考生,有2006年才进大学校门的学生;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高考”二字给了他们太多的感触。 反响最强烈的是参加了1977年高考的读者。4月18日,郑州读者任廷照发来电子邮件说:“看了你们的报道就想写一篇文章。昨晚突然心血来潮,从夜里10点半开始,一口气写到凌晨1点多,今早5点多就爬起来把准考证和部分老照片找出来……”1997年参加高考的读者郝瑞丽找出了当年的日记,“记忆虽然泛黄,但日子依旧清晰……” 一位曾担任过20年高考考场主考官、今年已经72岁的老校长专程来到本报,向记者讲述她眼中的高考变化。省政协委员、60多岁的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冯绍彬,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苏晓玉……也纷纷向记者讲述1977年高考给他们带来的苦与乐。讲述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一句话:“那年的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 ………… 如果你是高考状元,如果你有高考状元的线索,如果你存有当年高考的老照片等,请拨打我们的征集热线0371-65796257,或发邮件至dhbmssq@126.com,或登录博客http://www.dhbmssq.blog.sohu.com留言,我们期待你的精彩故事。 □策划热线新闻部□执行首席记者 路红 记者 路六居温中豪谭萍 实习生 鲁文瑞石敏郭锦辉 这位担任过20年高考主考官的老师说起高考的话题非常兴奋。记者洪波摄 一纸志愿承载了一家人的希望和梦想记者白周峰摄 我为艺考“狂”记者白周峰摄 为了选一个中意的学校,瞪大眼睛仔细看。记者白周峰摄 高校招生咨询台前,挤满了人。记者白周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