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集体的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5:07 浙江日报

  东坑村位于林区,午后的阳光照在山村里,一片宁静。

  80岁老人陈德松是1946年入党的老党员,在他看来,这个食堂吃的是“集体的饭”。

  十五六年前,陈德松的三个儿子就去外地做生意了,包括孙子辈也一并带走。现在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由于闲不住,还种了4亩地。

  陈德松的老伴患了高血压,也有轻度中风。在开办食堂以前,陈德松家最常吃的菜是腌菜根和腌萝卜,荤菜主要是咸鱼和咸肉。如果炒一个新鲜菜的话,得吃上两三顿。

  “做一顿吃三顿,有时候菜臭了也舍不得倒掉。一斤黄花鱼,要吃上两三天,天热的时候臭得不行。”陈德松说。

  而在更多的时候,陈德松吃的是开水泡饭,或者是炒米饭。而在煮米饭的时候,半斤米只能煮出三两饭,其他的都是锅巴。

  陈德松不清楚自己的子女有没有向村里的“大锅饭基金”出资。根据村里的规定,出资是自愿的,且除了资助者和管理者,向其他人一律保密,以免有些老人认为自己的子女出了钱让别的老人白吃,或者有些老人觉得自己的子女没出钱,而不好意思去吃。

  陈招角说,本来他也想过仿效敬老院的方式,办个公共食堂,大家把要做的米、菜拿到公共食堂一起做,以方便大家顿顿吃热菜新鲜菜,节省柴火,但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

  而且,老人们觉得,自己整天闲着,只要不生病,自己做饭吃也没什么问题。让子女按敬老院的模式出钱办食堂,其实和有偿敬老院没什么区别,老人们肯定不同意。

  老人们不太喜欢敬老院,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永嘉县一位乡镇驻村指导员王勤微说,村里的敬老院里大都是五保户。这些老人没人陪着聊天,非常孤独,众口难调,经常对着雇请的厨师发火。即使如此,老人们宁可呆在自己的老屋里,也不愿意去敬老院,需要一遍遍做工作才行。

  陈德松觉得,办一个公益性的食堂,吃的是“集体”的,这种感觉会让老人们心里容易接受。而且因为吃的是“集体的饭”,即使菜不是很对胃口,也不会发太大的脾气。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