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中的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05:52 中国青年报

  李欣/编译

  “一场罕见的饥荒袭击了某地。一队装满食物的卡车正行进在去第一难民营的路上。此时,你发现第二个营地聚集了更多难民。如果你告诉运输队转向第二个营地,你将使1000人免于死亡,但第一个营地的100个难民会死去。”面对这样一个两难,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有的人仍然坚持驶向第一个营地,也有人会调转车头到第二个营地。事实上,这是一个有关决策的问题,个人价值观和现实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碰撞和权衡。当然,并不是所有个人信念都会参与到决策中,一些宗教、神圣或正义的价值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在脑中根深蒂固,就会影响到最终决策。

  有理论认为,受这种价值观引导的决策具有特殊性,当人们意识到正在权衡道德和利益时,会产生一种道德被侮辱感,从而更加彻底地拒绝考虑成本和利益。在上面的两难中,如果怀有这样的信念,即每个人都有被解救的权利,既然运输车队本来就驶向第一个营地,那么放弃他们就是一种罪过或谴责,这时人们更倾向于坚持原来的路线。仅从营救数量来看,放弃第一个营地显然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当从结果看问题时,人们更可能做出改变。

  以“动物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生存权”的价值观为例,当受这种观念引导时,人们对医学中动物实验的判断重点会偏移到“医学实验剥夺了动物的生存权”上,而忽视了实验结果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可能益处。在一个给定的情景中,相比较那些在道德上无所顾忌的人,他们显得对结果不甚敏感。

  以道德驱动的决策者,真的不在乎结果会怎样吗?

  两位心理学家对此做了验证。他们发现,道德或某种价值观在决策中并不能压倒一切,成为主导因素,相反,这类决策者可能也在关注结果。

  在文章开篇的例子中,当引导人们注意行动的结果时,道德驱动的决策者会更加在意“结果会怎样?”他们不断权衡和思量,似乎在争取最佳的行动方案。

  可见,某些个人价值观的存在,确实会促使人们在决策中权衡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但决策结果并不只是顺从道德,也依赖于当时情景的关注点在哪里。

  至此,相信你已经为运输车队的目标做出了选择。无论从何种角度,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情景,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

爱问(iAsk.com)